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革五年闯出新路子

06.07.2017  19:17

2012年,靖江作为中农办确定的12个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承担了“创新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试验课题。五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型社区管理、农村居住环境、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改革、大胆实践,整体工作位居全省试点县市前列。6月17日,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就靖江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改革作出批示:“靖江此项改革很有意义,取得了成效,形成了特色。结合全市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配置,请市委农工办研究总结,提出可在全市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新桥镇德胜村村民许志全感觉自己的农村生活十分惬意,蔬菜田里挑,粮食地里取,平时有点小毛病,直接在村卫生室就可解决。他说,现在到村卫生室看病,连病历本都不用带,医生可在医疗信息平台上调取他的资料,不仅条件好,很方便,价格便宜,新农保还能报销一部分费用。

 

如今,在我市农村,村民不用进城,就可以享受到便利的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等优质服务。这些都得益于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标准化管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经验全国推广

 

钟少华是斜桥镇新华村的保洁员。昨天早上6:00,他像往常一样开始扫路,从新华村与斜桥村交界处,清扫至夏仕港套闸。自今年4月新华村开始实施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后,清扫道路就成了钟少华每天的例行工作。

 

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绿化、河道、文体设施等管理都有具体标准。随之改变的是新华村的环境,每天都能保持最佳状态。”新华村村委会主任刘军说。

 

目前,我市各行政村都在推行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标准进村、面貌提升”是各村村民共同的感受。令人骄傲的是,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是在我市农村综合管护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从2004年开始,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实施河道、道路、村庄、绿化“四位一体”综合管护新模式,实现“水清、岸绿、田美、路硬、村洁”。2015年起,我市将“四位一体”升级为河道、道路、村庄、绿化、农村公共设施、小农桥、涵洞及灌排设施“八位一体”综合管护,农村环境综合管护模式两次获得江苏省农村工作创新奖。

 

2014年,国务院综改办、国家标准委遴选靖江作为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县市。我市按照相关要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参与修编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11项地方标准,其中,牵头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与维护通则、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等5项省地方标准。2016年7月,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考核成绩位列全国9个县市第一名,探索形成了具有靖江特色的“1189”试点工作模式(“11”即11项省地方标准,“8”即农村环境“八位一体”综合管护,“9”即九大运行保障机制)。

 

2016年12月,我市代表江苏省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总结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同月,在国标委下发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试点典型经验汇编》中,靖江“1189”试点工作模式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均衡化配置——让农民共享公共资源

 

许志全们”看病的便利,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行的医疗卫生改革。

 

我市坚持“资源向下、夯实基础,分级诊疗、优质均衡”的改革导向,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市高标准建成103个村卫生室,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机构、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管理与绩效考核“六个统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有效提升。3家县级公立医院分别与16家镇卫生院签订协议、结对帮扶,送医下乡工作覆盖全市所有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患者市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本建成“十分钟健康服务圈”。“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2016年初,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简报的形式,向全国通报宣传靖江市在医改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医疗卫生改革是我市围绕“统筹共享”均衡化配置公共资源的缩影。在“创新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试验中,我市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乐享同城待遇。

 

近年来,教育文体资源“优质互动”,全市建立5大教育集团、24个教育联盟,新改扩建乡村学校20余所,城乡教育实现一体化发展,农村“十里文化圈”“十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2013年,我市将“大病再保险”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轨,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32万人,参保率99%。

 

精细化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马桥镇,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中都有一部“爱心呼叫”电话,遇到困难只需按一个键,就能接通志愿服务站的电话。

 

爱心呼叫”电话系统由马桥镇与靖江电信公司联手开发,免费为全镇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五保户老人和空巢老人安装。呼叫服务器的年租费等均由镇财政承担。这种呼叫服务器表面看来和普通无绳台式电话无异,考虑到老人记忆力不好,呼叫器上特别设置了四个“一键通”,1号键直通志愿服务站,2号键直通110,3号键直通120,4号键直通子女或监护人的电话。马桥镇的这种社会管理模式,成为我省乡镇中首个推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试验的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创新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精细、高效、便捷的“社区式”公共服务。我市在农村居家养老、就业扶持、扶贫济困等方面不断探索新举措:高标准建立村(社区)创业就业服务站,配强设施、配备专干,推动市、镇、村(社区)三级就业信息互联互通,保障农村劳动者共享免费的创业就业服务;研究制订13条经济薄弱村、15条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政策,逐条明确政策落实的责任单位;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分类做好结对帮扶工作……2016年,全市拓宽村组道路111.5公里,修缮桥梁56座,帮助低收入农户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实际困难8200余次,实现脱贫低收入农户1554户3670人、转化经济薄弱村14个。

 

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中,我市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升,城乡生活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农民的获得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