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启动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基金 整体规模25亿

06.06.2015  17:02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昨天,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基金正式启动,这是全省首个、全国第二单城乡一体化基金。通过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总规模达25亿元的“资金活水”,突破了财政附加承诺、政府信用担保的传统模式,有效解决涉农项目融资难题。市委副书记陈振一出席基金启动工作座谈会。

  我市被列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金融改革创新。在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专注投资苏州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项目和“三农”项目的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基金昨天正式启动。该基金整体规模25亿元,其中母基金由市财政出资3亿元、东吴证券出资2亿元共同设立,母基金与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及地方有关单位按比例出资组成子基金,其中吴中区子基金规模12亿元,高新区子基金规模13亿元,落地到各区的成本控制在7.5%左右。 从全国范围看,该基金项目实现了多项创新与突破,颇具亮点:一是将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以往单一的涉农项目,因缺乏重资产抵押等原因融资较难。该基金开创性地运用了“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财政的3亿元专项资金,最终撬动了8倍左右的杠杆,有效控制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二是突破了由财政附加承诺、政府信用担保的传统募资模式。通过精确计算与创新设计,实现了在不动用市级财政承诺或出具支持函、不动用各区财政存款反担保、不动用银行流动性支持的情况下创设产业基金。三是支持城乡发展方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该基金定向投资现代农业经营、农民安居工程、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一村二楼宇”项目。其中基金投资“一村二楼宇”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快速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陈振一指出,城乡一体化基金的成立标志着苏州市城乡建设融资途径的创新。他要求,进一步明确项目投向,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投资安全可靠有效;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项目运作;不断创新管理办法,研究推广“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融资模式,共同推动农村建设资金的解决。

  市领导浦荣皋、陆留生出席座谈会。(首席记者 钱怡)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