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 年内再建70个“垃圾换物”小区

10.03.2015  23:18

   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10日从南京市城管局了解到,南京今年主城六区,都要拿出2个街道,进行垃圾分类市场化试点。此外,南京还将参照现行的“尧化模式”,再建70个“垃圾换物”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尧化模式”是指2014年4月起,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首次引入一家垃圾回收企业,在街道所属的9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该企业采取“垃圾换物”模式,即让居民将家中的剩饭剩菜、塑料、泡沫板等垃圾,兑换鸡蛋、蔬菜等生活物品。去年下半年,该街道共回收垃圾330.6吨,包括123吨厨余垃圾、66吨纸板等,实现垃圾减量200余吨。其中,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参与度分别到达27%、90%。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将再建70个“垃圾换物”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南京多个街道积极申请成为“垃圾换物”小区,但记者获悉,想要成为“垃圾换物”小区,必须符合南京市城管局本月底出台的《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定标准》,试点小区必须达到2个硬性指标,分别是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和垃圾减量情况,“双达标”才能成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全社会积极推广垃圾分类,但多地遭遇末端处理系统问题,南京也不例外。如今垃圾换物渐渐被大众接受、采用,但收回来的厨余垃圾末端如何处理?眼下还是难题。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负责人透露,为解决末端处理缺乏难题,南京城管局年内将在城东、江北建大型的餐厨垃圾厂,日均处理量超600吨。“但最好的方式是就近处理生活垃圾,即在各区内建终端”,南京江宁区、栖霞区都将在家门口建厨余垃圾处理厂。

  而南京四座垃圾转运站,以后严格分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垃圾,“以后垃圾二次中转时,也是分类中转,不可回收的去焚烧厂,厨余垃圾运往厨余垃圾厂处理。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