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市场“:高冷低热 酒水消费更趋平民化

15.01.2016  13:00

  中国江苏网1月15日讯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为购置年货做准备,酒水行业也迎来了销售旺季。日前,一线白酒品牌茅台和五粮液都在年终经销商大会上亮出骄人业绩,销售情况较2014年出现大幅提升。

  那么,港城的酒水销售情况如何?笔者日前走访港城洋河、今世缘、卡斯特等多家红白酒品牌销售代理商了解到,伴随中央“八项规定”的施行,酒水消费出现结构化调整,中低档的喜宴酒水消费成为主力,而高端的红白酒市场销售面临尴尬。

  商家备货迎接春节

  徐先生在华联商厦附近经营烟酒生意已有8年。12日,他正在为春节旺季到来做最后一次补货准备,但是当天,他没有卖出一瓶酒,不过徐先生并不担心。“酒水买卖不像其他,大多数人都是节前十来天才想到要买来送亲友,因此,现在离真正的旺季还有几天。”徐先生告诉笔者。

  虽然旺季未至,但是各大酒厂已经“磨刀霍霍”,做好了春节促销策划。徐先生所代理的某品牌白酒厂家推出了“买一送一”活动,只要订一桌喜宴酒,就送一把电动剃须刀。另一些酒厂也推出了抽奖活动。

  不仅是徐先生,港城某品牌红酒总代理瞿先生这段时间也在忙着春节冲刺。今年他备了30万元的货,并且做好了促销策划,对于订购量高的企业客户和批发商,送一定比例的购酒充值卡,以带动明年的消费。“现在,我们已经预订了20%左右,真正的旺季还未到来,我们不担心库存问题,就怕不够卖。”他说。

  红白酒境遇大不同

  都是做酒水生意,但是,做白酒的徐先生和做红酒的瞿先生这两年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徐先生告诉笔者,2013年国家开始严禁公款吃喝后,白酒生意就不那么好做了。

  “公款吃喝少了,送礼少了,高档酒的销量迅速下滑。如今的白酒销售只能靠喜宴撑场面,还有就是平时的朋友聚会。”徐先生说,由于消费量不断减少,他家的白酒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与之相反,做红酒的瞿先生的生意却蒸蒸日上。“一年比一年好,2015年销售量比2014年增长近30%。”瞿先生说,他们也有专做政府生意的同行,因为“八项规定”的贯彻而最终黯然离场,但在红酒行当里瞄准百姓消费群体的,生意都做得不错。

  “主要是大家都觉得喝红酒有益身体健康。”瞿先生说,前两年红酒大多走“高端路线”,市场炒作风气很盛,这两年政策调整后,红酒放下身段,价格越来越平易近人,因此不少市民也将其作为白酒的替代品,消费量也就大幅上升。“我们平时卖的红酒中,80%是顾客自饮,仅20%用于送礼,即使春节期间,购买红酒的顾客中,用于自饮的比例也在50%左右。市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是红酒行业兴旺的根本。”瞿先生说。

  酒水消费回归本质

  虽然境遇不同,但是笔者采访时发现,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卖得最好的都是价位在100~200元之间的中档酒。而茅台飞天、拉菲、拉图等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端酒,因公款吃喝风被刹住,港城市民经济实力有限,在港城早已难觅踪迹,成为“传说”。

  徐先生告诉笔者,他家销量如今主要靠喜宴,卖得最好的就是100元左右的中档白酒。之前备受追捧的梦之蓝M9、茅台飞天等,如今一年也卖不出几瓶。“新年拿这种高档酒送礼的人寥寥,我们家的茅台早就撤柜,想要买只能预订。”徐先生说。

  瞿先生代理的品牌红酒也是如此。“我们家最好销的就是零售价在100~280元之间的中档红酒,虽然也有拉菲、拉图这种高档红酒,但更多是作为形象展示,一年也卖不出去两瓶。”瞿先生说。

  政策转向,让红酒市场开始“洗牌”,一些品牌虚高的价格也开始逐步回归价值本身。“比如很多标价1000元的红酒,今年大减价卖到了200元甚至80元,并不是它赔本赚吆喝,而是它本身的批发价只有80元而已。”瞿先生说,如今市场以自饮为主,消费真正回归了本质。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