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税局去年收入突破70亿元大关

28.01.2015  11:36

 

 

 

勤勉履职,持续“促保障

 

夯实基础质效保总量。全面启动“三改进、三提高”征管质效评估和行政指导工作,改变坐等申报为应对与申报并重、主动应对,改变纳税人自主申报为明确节点、源泉控管,改变单一平台推送为能动确立规则、双向推送。合理划分纳税人与税务机关责任,优化指标,强化监控。开展镇(街道)区域税收核查活动,对教育系统资产出售、转让或重组等资产处置行为涉税情况进行核查。

 

强化分级分类重管理。针对企业重组、关联交易、资产损失、税收优惠、减免退税等进行重点管理。强化高收入者、非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强化房土税源调查,夯实房土税源数据。全面应用存量房评估系统,规范契税征管。对税源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和特定类型进行科学分类,突出行业管理的关键领域,入库重点税源税款93175万元。组织2013年度定额户发票专项核查,分行业对网吧、药店、旅馆、电动车销售点开展专项检查,有序提高个体税收管理水平。

 

创新收入机制提质量。完善收入责任分解机制,建立双向同步考核评价机制,严格实施组织收入保障制度、专项督查制度和专项考核制度,明确任务目标,层层落实到人。完善收入质量管理机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执行“234”收入督查工作制度,把握“两个支点、三级督查、四个时段”,确保组织收入工作有序完成、质态优良。

 

统筹风险管理增总量。紧扣税收风险管理“12356工作法”,加大税收风险管理事项统筹。建立“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评估复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年累计运用72个风险指标,识别出风险点35896个,累计推送风险管户1939户,实现风险应对税款3.91亿元。推进机关管理的扁平化和机关工作的实体化,先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检查、国有投资公司税源调查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营业税专项清理工作,累计组织入库各项税收1.76亿元。

 

推进改革转型强支撑。围绕“风险管理在税收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总要求,紧扣“做优纳税服务,做实基础管理,做强税源监控,做大风险应对,做密后续监管”中心环节,坚持简政放权、简明流程、简化事项、简并征期,降低纳税人负担、降低基层税务人员负担,推进国税与地税、简政与规范、资源与绩效、治理与遵从“四项融合”,确保改革到位。

 

常葆清廉,持续“促自律

 

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市地税局共集中学习18次,全局党员干部记载学习笔记5000余篇,形成学习体会文章180篇。查摆梳理局党组班子存在问题20个,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存在问题126个。班子查摆剖析问题20条,5名班子成员共查摆推出问题69条。修订完善《周工作报告制度》、《精英人才库建设实施方案》、《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五个一”学习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开展“年度反腐倡廉经常性教育活动”,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确定“每季一主题”,坚持以系统教育为主、以主题教育为主、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教育为主,充分展示部门勤廉兼优的良好形象。

 

加强风险防控能力。研究推行“内析外联,一报告一评议”工作制度,先后制订下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管理、“1+1”双评活动等办法制度,构建完善“1(内部监察机构)+3(纪委、检察院、审计等三个外部机构)+N(外部机构各下属部门)”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体系和机制,强化对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对风险应对等关键环节的效能监察。

 

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以转作风、提效能为主题,开展“坚持廉洁从税、厉行勤俭节约”、“反浪费反奢侈专项整治”、机关“中梗阻”清障等活动,开展为政不为、为税不廉、公款吃喝、纵酒行为、慵懒散、规范津补贴发放等七项专项整治,推动全系统作风的整体好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和泰州市局“作风效能建设铁纪”,严格执行《机关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守土尽责,持续“促落实

 

履行主体责任。2014年以来,结合推进机关内控机制建设,围绕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市地税局先后建立健全业务、行政以及廉政制度法规累计80余项,尤其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廉政准则等重点内容,形成了依靠制度管税、管人、管事的良好机制,确保相关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做到纠建并举、源头防范。

 

健全绩效体系。制订并执行符合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理念、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打造干部价值实现的多重载体。建立平等畅通的沟通机制,充分运用工作点评、绩效通报、结果申诉等手段,加强考评主体和考评对象的工作沟通,持续推动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提高,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狠抓基层基础。强化各级班子成员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落实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组议事、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党组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班子道德品质修养,强化理想信念培育。实施分类分级岗位技能达标升级工程,推进“精英人才库”战略,积极发现岗位精英,挖掘专业人才。落实“五必谈、五必访”要求,开展“蹲点式深度调研评议”活动,累计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202人次,收集各项意见建议22条。

 

坚持法治,持续“促规范

 

优化服务提升满意度。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专项行动,打造全功能的服务载体。组织“一十百千万”系列服务活动,开展“扎根工程”,实施“企业情况大走访、行业税源大调查、服务问题大排查”、私房出租民主评议、“四访四听四送四评”及“香橼情怀·民声地税润马洲”主题开放日活动,提升“民生地税润马洲”的品牌效应。引进“陈燕萍工作法”,形成具有地税特色的“连心工作法”,搭建征纳双方的连心桥。

 

规范执法提升遵从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促进公正公平执法。开展“依法治税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逐步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依法行政评价机制。完善行政审批后续管理制度,统一规范税收政策执行的口径和措施。推行税收执法问责制,全面推行“一案三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累计受理各类税收优惠减免事项562件,减免税款1.04亿元。

 

强化稽查提升震慑度。深化稽查专业化改革,全力做好高风险应对工作,着重加大百万元以上大要案的查处力度。以“以查促管”为目的,强调稽查的后续管理,突出“一案双查”的要求,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打击发票违法市场,促进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

 

积极践诺,持续“促融合

 

理念更科学。坚持把“科学、规范、高效、廉明”作为发展目标,努力锻造“有为有位有担当、我勤我廉我阳光”的泰州地税气质。打造汇集文化感知、廉政教育、业绩陈列和文化宣示在内的“三厅一廊”综合展厅,与企业家协会共同创办“香橼情怀聚流沙 民声地税润马洲”专栏专刊,提升“坚守情怀·锻造气质”的文化立意。推进实施“基层建设基础年”方案,将文化建设工程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组织“泰州地税核心价值观”座谈研讨,开展“我为‘三比竞赛’作贡献”和锻造“有为有位有担当,我勤我廉我阳光”泰州地税气质。

 

思维更跨越。把“提升创新力,扩大影响度”作为展示业绩的标志和奋勇争先的旗号,立足本职、放眼全局,通过点、线、面多维载体搭建创新创优新格局。推行“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排查机制”、“靖江地税局管理辅助平台”,实现基层行政和业务管理的智能化。开发“股权转让链条式管理”软件,对投资者从投资、转让、清算等资本运作过程实现闭合式链条管理。建立PDCA工作机制,对“决策-沟通-激励-跟进-监督-反馈-问责-纠错”实行闭环管理,驱动全系统进入自我优化循环的自组织状态。

 

发展更和谐。通过“工程化”、“项目化”管理,深入推进创特色、创品牌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工作绩效和加强能力建设两个环节,全面完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取得“执行力、创新力、法治力、服务力、组织力”的大提升。全面组织“执法示范岗”品牌创建活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开展“创岗践诺评比”活动,调动全员争先争优、创新创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党、青、工、妇资源优势互补,争创各自条线上的更高层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