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现"地接"式养老院 可实现异地互动养老

06.05.2015  13:26

  

  君游康复养老服务中心一角 本报记者 马道军摄

  “城里的老人,可来这里钓鱼、种菜,享受田园风光;外地的老人,可选择在这里住下,慢慢欣赏南京美景。”昨天,我市第一家“地接”式养老院开始试营业,为老人提供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异地互动养老等多功能服务。

  当天上午,记者在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石埠桥村的君游康复养老服务中心,碰到了第一位入住该养老院的黄新民老人。

  “我家住在鼓楼区四平路附近,那里也有养老院,但不是面积太小,就是周边环境太嘈杂了,而这里比较清静,周围还有景区,所以还没等它正式开业我就过来了。”黄新民告诉记者,他今年86岁了,一直坚持爬山,身体不错。这家养老院旁边就是栖霞山风景区,没事就可以去爬爬山,看看景色。

  在栖霞君游康复养老服务中心,像黄新民这样的老人还有十多位。他们大多来自我市主城区,此外还有几位来自东北的老人。

  当天,在养老院的小院子里,老人们聚集在一起聊天,大家操着不同口音,其乐融融。

  “儿女早已成家,我也没有生活琐事牵绊,经当地旅游机构推荐,就先来这里住一段时间,赶一次时髦。”来自吉林长春市的王伟老人说,之所以选择在南京短暂居住,是因为这里五六月温度适宜,周边城市密集,景点又多,住在这里看看长三角城市的美景,等七八月的时候,养老服务中心就会把他们集中送到海南三亚去度假。

  “老家在东北,那里冬天有取暖设备,住着比较舒服,但有点干燥。夏天到了,就想到气候湿润的城市居住,对缓解高血压有利。”与王伟同住一屋的郑老说。

  创办这家“地接”式养老院的南京君游旅游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张连勤介绍,“地接”式养老服务可为老人提供更多旅游目的地选择,“当地接待”优势多多,且价格不高。南京作为“中转站”,在“地接”服务方面有先天优势。

  据悉,“地接”式养老是异地养老模式的一种创新,老年人可以将养老和旅游更紧密结合。张连勤说,南京环境优美,景点众多,交通便利,往省内及安徽、浙江等周边城市组织一日游、短途游比较方便,老人来回奔波也不会太累。目前,公司已经与国内几十个城市的养老院、度假村联手开展“地接”服务,比如山东威海、海南三亚、河北北戴河这些地方的老人,可以选择到南京旅游养老,南京的老人也可以选择去这些地方休闲度假。

  “目前,养老院有150张床位,每张每月收费在2800—3000元之间,老人可以在这里钓钓鱼、种种菜,还可以由专业人士教授棋艺。如果老人想去周边旅游,费用另算。”栖霞君游康复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周玉梅介绍,运营初期,中心将在全市征集100位老人免费入住“体验养老”,享受与城市不一样的慢时光。

  专家:“地接”式养老好处多,但需量力而行

  近几年,我市不少有经济能力的老人依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城市养老院居住,体验候鸟式养老。

  “南飞过冬,北漂避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人所接受。”市老龄办一位负责人说,选择异地养老的多是家庭条件较好、收入较高的老人,以知识分子居多。据不完全估计,南京每年有超过3万名老人选择“异地养老”。他们首选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交通压力小、环境好、水源好,对老年人的身体十分有益。

  “南京环境优美、历史厚重,理应成为异地养老的重要一站,‘地接’式养老机遇多多。”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异地养老逐渐兴起,这种“地接”式养老模式,可以让老人住在南京,从从容容地游览周边景区,对拓展南京养老和旅游市场大有裨益。

  不过,“地接”式养老和异地养老一样,机遇和尴尬并存。“选择异地养老的老人,由于上了年纪,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一旦生病,在旅游地就医,老人就无法报销医药费。”一位业内人士提醒,选择“地接”式养老服务的老人,出游前要根据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切莫过于劳累,一旦生病住院就得不偿失了。 (马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