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区紧密型“医联体”探索将创造“武进样本”

27.04.2015  14:06

    新华网南京4月26日电(韩红军 周洁)昔日门可罗雀的常州市武进区一些乡镇卫生院,如今告别了人员、设备空转的“不景气”,“医联体”正焕发乡镇卫生院的第二春。

   4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武进礼嘉镇坂上卫生院(坂上眼科医院)自由恋爱结出硕果,上海九院在坂上卫生院成立武进坂上眼科中心,这是常州市跨地区、紧密型“医联体”探索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常州医改之路的进一步延伸。

   近年来,常州、无锡等市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解决医务人员“下得去”等问题,牵引出了医改新气象。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近年来,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常州市二院与武进区内乡镇卫生院,先后组建了专科共建、对口支援、技术帮扶型等11个医联体,实现了40%的覆盖面。

   武进高新区人民医院2013年7月启用之初,就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签订了协议,合作成立消化病分中心,由省人医消化科主任医师领衔专家团队常驻该院,共同开展诊疗服务,打造消化病专科品牌,该院收费始终按照乡镇医院标准执行,患者只需付10元挂号费,无需预约,就能享受省级专家服务。现在,消化病分中心已成为武进高新区人民医院的一块牌子,不仅有市区、新北区的病人专程赶到南夏墅就医,连云港、盐城、靖江等地的患者也慕名而来。

   “小病到社区、大病去医院”是新医改倡导的就医模式。目前,全国三甲医院每天接诊的患者中,接近70%可到社区医院或者一二级医院接受治疗。这表明,城市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加剧的趋势。武进区卫生局局长何东说,大医院越来越“”,小医院越来越“”,致使吸引病人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乡镇、社区医院“雪上加霜”。而医疗联合体在这种情势下应运而生,势所必然。

   此次联姻的主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医学重点学科,附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上海市重点学科眼科实验室。九院眼科是以眼整形眼眶病为特色、玻璃体视网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表角膜病、眼视光和斜弱视等专业全面发展的学科。在科研方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15个奖项。

   而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坂上卫生院是以眼科特色为主,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一级甲等医疗单位。可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手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及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眼科整形美容及泪道疾病等多种手术,其中白内障手术是该院眼科特色之一。医院2007年被江苏省卫生厅、省残联确定为“白内障无障碍省”扶贫定点医院;2014年被武进区残联确定为“武进区为民办实事工程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定点医院。

   双方联姻成立武进坂上眼科中心,将在更高层面上形成医疗服务、专科建设及机构发展的共同体,在眼科专业的技术指导、科研合作、院际会诊、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等多个方面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组合和有效利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九院眼科将为武进坂上眼科中心的患者赴上海就医开辟绿色通道,实现无缝对接。

   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院开展紧密型合作,派驻专家到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坐诊、查房、手术,并帮助乡镇卫生院打造特色专科,既带动帮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使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能够更好地在基层得到解决。武进区卫生局局长何东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医联体”船一来,水面热闹一阵子,船一走,水面还是老样子的“过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