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4位新晋工程院院士皆为“地产”

07.12.2015  20:19

  受关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增选名单12月7日新鲜出炉,此次共新增70名院士。其中,江苏4名新晋院士分别是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教授、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和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

  曹福亮教授和张洪程教授当选为农业学部院士。曹福亮教授一直从事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致力于银杏、落羽杉、杨树等树种的良种选育、培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银杏和林木抗性研究领域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特别是银杏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张洪程教授的主要方向是作物栽培学研究,在水稻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顾晓松教授当选为医药卫生学部院士。顾晓松教授长期致力于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863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技术与临床应用转化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

  王建国教授当选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他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和建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大尺度城市设计数字技术方法、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这4位院士,几乎都是在各自学校自己一路培养出来的,可以称得上“地产”院士。

  曹福亮1978年来到南京林业大学求学,在南林大拿到了农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虽有两次海外访问学习的经历,但一直在南林大从事科研工作。

  张洪程毕业于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专业,之后就留校任教。根据公开报道,张洪程为人低调,一般不接受媒体采访,一年365天,除了教学科研,其余时间他都泡在基地田头为农技人员、农民做技术指导和培训,从没有休息日。

  顾晓松是江苏南通人,本科和研究生皆就读于南通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工作后先后担任南通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前身)人体解剖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基础部主任。

  王建国出生于江苏常州,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校,至今在东南大学工作。

  虽然江苏是“院士大省”,两院院士的数量也一直名列前茅,但这次4位新晋江苏院士中,年龄最大的是张洪程为64岁,顾晓松61岁,曹福亮和王建国为57岁,而本次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6.2岁。江苏教育界和科学界,依然面临着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的压力。

  交汇点记者  王拓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