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三促”系列报道九——郑在洲副主任赴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沿线开展“三解三促”调研

30.07.2015  12:00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党组部署安排,日前,厅党组成员、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郑在洲分两个阶段赴高邮市、宝应县及扬州市江都区,滨海县、阜宁县,淮安市淮安区等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沿线,围绕南水北调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运行与管理情况开展“三解三促”调研活动。

短短的几天时间,郑在洲带领的调研组轻车简从,冒着30多度的高温,调研了工程沿线6个县(市、区),现场查看了各类泵站、涵闸、河道等工程19项,召开了市、县、镇、村及群众代表座谈会5场,深入查看了工程运行管理实际情况,细致倾听了基层干部群众声音,客观分析了水源调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了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完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推进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按照规划目标良性运行。

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是我省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为保证北调水量目标,将原由江都站抽水供给的169.05万亩灌溉面积调整至东引灌区,腾出的江都站200个流量的抽水能力用于保证北调水量。在保证南水北调抽江规模的同时,通过扩大卤汀河、大三王河等河道输水规模,进一步优化里下河地区灌区布置,显著提高里下河地区水资源配置能力;还将提高里下河地区防洪、排涝和航运能力,改善水环境,并对我省沿海战略的实施增加水源供应,是一项造福里下河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惠民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概算总投资23.6亿元,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按批复的初步设计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正在组织工程完工验收工作。工程投入运行后,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目前,工程投资建设的各类泵站、河道以及控制建筑物工程分别由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镇村负责管理维护和运行。

在现场调研中,每到一处工程现场,郑在洲都认真听取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和运行管理人员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的组建、人员的管理、经费的落实等情况,倾听一线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

在盐城境内的北坍泵站工程现场,郑在洲向站长宋军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等情况,并深入交流了北坍站工程在管理设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当看到北坍站运行状况良好、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人员到位、管理制度上墙、区域环境整洁后,郑在洲欣慰的说,北坍站是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中流量最大的泵站工程,承担着调水、抗旱、排涝等综合保障功能,一线管理单位能够克服各类困难,认真抓好工程管理运行具体工作,并且建成以来已经多次发挥效益,希望管理单位再接再厉,继续为南水北调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淮安境内的蒋桥泵站,郑在洲细致查看了泵站机房、配电房以及现场管理情况,向现场管护人员尹炳秀了解了工程的日常管护、今年的开机运行、管护人员的工资能不能到位等情况后,嘱咐一同查看的水利站同志,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包含很多像蒋桥泵站这样的工程,虽然单体投资小、流量小,但是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继续加强工程日常的管养维护,切实关心一线管护人员的生活,确保工程能够及时按照调度指令运行发挥效益。

在扬州境内的北澄子河,郑在洲重点查看了河道的水质情况以及河道的管护情况,当看到河道有人管、水草有人捞、水质比较好后,郑在洲说,北澄子河既是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质监控的重要断面,国家和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北澄子河整治,大家要齐心协力管理好、维护好,确保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涉及此次水源调整区的规划与整个里下河区域水资源配置供给关系的处理、涉及到水源调整区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影响的衔接及后续工作的处理、涉及到水源调整区用水需求与保障北调水量矛盾的处理、涉及水源调整区总体水源供给与各个灌区节点水位控制和到田头水量管控的处理、涉及用水大户用水需求与泵站统筹调度矛盾的处理、涉及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源调整工程的行业监管与镇村属地管理关系的处理、涉及到已建水源调整工程正常管护和效益发挥与长期良性运行关系的处理。如何处理好上述的矛盾与问题,郑在洲反复思考,广泛听取不同对象的意见,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会同大家认真讨论、深入思考,吸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好措施。

在座谈会上,郑在洲充分肯定了工程沿线各地在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所做的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一是要坚决服从国家南水北调大局,妥善处理好南水北调与当地用水利益两者间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工程属地管理及行业监管责任,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落实工程管理单位,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的行业监管,督促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工程的管护,确保设备完好,并处于良好状态。三是要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运行调度方案,强化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四是要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要结合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等契机,探索建立完善水源调整工程的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提供保证。五是要进一步梳理调整灌区的工程能力距离实现规划目标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细致、深入地谋划,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落实相应完善措施。六是要继续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增进群众对包括灌区调整工程在内的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和认识。

在调研中,郑在洲经常对大家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决策兴建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工程,是惠及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是保证北调水量的重要保障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省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的落实十分重视,这次围绕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的运行管理专题到里下河沿线调研走访,既是落实“三解三促”的工作部署,也受到了一次“三严三实”教育,调研时间虽然比较紧,但是我从里下河沿线地区的干部群众那里学到了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务实肯干的好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定要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把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运行好、管理好,推动工程按照规划目标发挥工程效益,造福沿线群众百姓。(供稿:省南水北调办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