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忙年 不法分子也在“忙年” 警方教你如何见招拆招

13.02.2015  19:08

  中国江苏网2月13日讯 春节就要到了,忙碌了一年的市民,眼下都在满怀期待地忙年。不过,有一群人也没闲着,他们也在“忙年”,他们要利用年前这段时间“捞一笔”好过年。近日,警方发布了预警提示。(记者 何剑峰)

   ●入室或砸车窗盗窃咋防范

   提醒:关好门窗并反锁,财物不要随便放

  春节前,市民要准备年货,家中一般留有大量现金。一些窃贼便瞄准机会,采取钻窗、撬门扭锁等手段实施入室盗窃。

  近年来,私家车保有量激增,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很多汽车不得不停在路边或居民小区内的空地上。一些窃贼便盯上了车内财物。

  警方表示,入室盗窃主要发生在夜间至凌晨时段,这时市民往往正在休息,警惕性较低,作案人容易得手。入室盗窃的发案地点多为封闭式中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的安置小区及农村散居住户。作案人一般采取攀爬室外天然气管道、落水管等设施的方式,从厨房窗户、阳台等处侵入低楼层住户家中实施盗窃,可能携带千斤顶等工具,以盗窃手机、金银首饰、现金等便于携带的物品为主。

  对此,警方建议,市民家中无人时,不要存放大量现金、首饰等贵重物品。外出或睡觉时,要紧锁门窗,特别是卫生间、厨房的窗户。人在家中要将大门反锁,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里面锁好门栓。

  警方还发现,砸车窗盗窃车内财物的案件,除少数发生在下午以外,大部分都发生在午夜。作案人以撬、砸车门、车窗、后备箱灯等方式实施盗窃。警方提醒,下车后,尽量不要在车内存放贵重财物,就连文件袋之类的物品也不要放在车内过夜。停车时,尽量停放在有专人看管或者有视频监控设施的场所。

   ●遇到“专业扒手”、“业余扒手”咋办

   提醒:财物不要外露,包要挎在身前

  春节前后,不仅“专业扒手”四处出击,就连一些“业余扒手”也会临时起意,顺手牵羊。

  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随身携带大量钱财到城区购物的人也逐渐增多,公交线路、商场超市等场所的扒窃案件发案率节节攀升。在这些地方出没的大多是“专业扒手”,他们通常在营业中的商场超市、拥挤的公交车和公交站台等处选择时机实施扒窃,他们大多对女性下手,盗窃受害人随身携带的钱包、现金、手机等贵重物品。

  “业余扒手”大多出现在汽车站内。“他们大多属于临时起意,所以被称为‘业余扒手’,有的甚至就是一起等车的旅客。”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汇通派出所教导员唐峰表示,一些旅客急着赶路,在购买车票时往往将钱包、现金、手机等物品随意放在口袋里,有时甚至露出口袋,行李也会随手摆放。这时,一些见财起意的人就会顺手牵羊。

  警方提醒,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做到财物不外露,尤其是钱包等贵重物品要放在贴身的口袋内,尽量不要放在外衣侧下方的口袋和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挎包的拉链要拉好,尽量不要将包背在身后,尽量放在身前。一些年轻女孩喜欢在手机上挂装饰品,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绳带露在包或口袋外面。

   ●线上线下骗子扎堆咋办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热情的“好心人”要当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除了活动中奖、电话欠费、冒充公检法、银行密码升级等常见的电信诈骗外,骗子又出了不少“大招”:针对年底银行收紧贷款而一些人急于贷款的情形设计的免费贷款诈骗;针对年底购物活动增多,冒充购物网站实施的网络购物诈骗;针对春运期间车票紧张,设置钓鱼网站、假客服实施的网络购票诈骗……

  比较而言,街头的骗子有点“不思进取”,数十年如一日地利用传统迷信、拾物平分等招数实施诈骗。不过,马上过年了,他们的骗术也很应时应景。例如帮忙购买年货。这些骗子一般出没于车站内外,他们看到一些行李较少的旅客,便上前搭讪。他们往往自来熟,三言两语就跟旅客熟络起来。这时,他们就会问:“过年了,回家怎么不带些年货呢?”接着,他们就会热情地说:“没问题,我可以帮你买到又好又便宜的年货。”旅客如果相信了他们的话,就上当了。

  同样是在车站内,还有一些“好心人”专盯着行李比较多的旅客。他们往往在旅客拎着大包小包十分吃力的时候出现,热情地帮旅客拎行李。不过,旅客一不留神,行李和“好心人”都不见了。

  警方提醒,出门在外,遇到过分热情的人,一定要留个心眼。另外,也不要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拼车”当心遇上三大危险

   提醒:陌生人搭讪,最好别理会

  春运高峰期,拼车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回家方式,不过,警方提醒,跟陌生人拼车往往会面临三大危险。

  一是盗窃。拼车后,作案人往往装出讲义气、够朋友的样子,跟车主交谈甚欢,取得好感后再伺机盗窃。

  二是诈骗。有个案例是这样的:拼车后,作案人拉着车主一起去超市买很多东西,然后借口说一趟搬不了,让车主留下来看住东西,他要了车钥匙先搬一些回去,这一去,就驾车逃之夭夭了。

  三是抢劫。拼车以后,作案人在偏远地区伺机抢劫。警方发现,在此类案件中,往往两三人结伙作案,他们也会与出租车司机勾结,有时还会男女搭档。他们以“拼车”吸引在车站、公交站台、道路旁候车的人,等受害人上车以后,以“钱物被盗”、“丢东西”等为由,对受害人进行“检查”,伺机掉包或抢夺。

  警方提醒,这些作案人首先抓住了受害人想省车费的心理,提供“拼车”的机会,然后再利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上车的方式,让受害人产生“车内的人不是同伙”的错觉,从而放松警惕。最后,作案人才会摊牌。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