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圆土楼之王"——二宜楼消防安全工作侧记

18.02.2016  17:52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土楼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华安土楼的代表性建筑,二宜楼更是以其悠久历史、高大雄伟、保存完好而蜚声海内外,被称为“神州第一圆楼”。为了使世界文化遗产远离火灾侵袭,华安土楼在消防部门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土楼居民自建消防志愿服务队

  2013年以来,福建省财政厅下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90万元,用于二宜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漏电报警系统等消防系统工程建设。每逢节假日,华安县有关领导都带队深入土楼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土楼节日消防安全。

  2008年华安土楼世遗申请成功后,聚居在二宜楼景区的居民自发组建了一支消防志愿服务队,他们走进土楼、走近居民和游客传授防火常识和火灾逃生要诀。为了提高土楼居民安全责任意识,华安县消防大队还动员土楼居民选出“消防宣传楼长”、组建了“打火”队,负责土楼消防安全。

  2010年,土楼正式组建了义务消防队,配备了手抬机动泵以及灭火器材、消防摩托车等。华安大队还依托当地派出所组建了消防警务中队,配备细水雾消防车,从根本上提升了土楼的消防安全防护能力。

  强化“人防+技防”全面防范火灾

  土楼为土木结构,经过数百年历史,木材不断脱去水分,燃点逐渐降低。然而,由于经营和生活需要,土楼居民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严重,超负荷用电极易引起线路过载,短路起火。不仅如此,土楼内民俗活动多、不少游客消防意识淡薄,楼内吸烟等现象普遍存在,明火难控难管。

  为此,二宜楼管理部门对土楼进行线路全面改造,电气线路采用阻燃套管敷设,根据用电负荷进行设计、安装固定插口等,定期对土楼电气线路进行检测、维护和管理,确保土楼内电气线路的安全;为土楼铺设阻燃地板,增加灭火器位置及数量,进一步做好火灾防范工作。此外,二宜楼管理部门还与消防部门联合号召居民减少在二宜楼内的经营活动,以减少火灾负荷。

  多渠道宣传扩大防火常识覆盖面

  华安土楼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众多,单一的宣传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当地依托土楼居民、导游以及高山族消防宣传队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在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土楼宣传栏上,消防安全海报分外醒目,景区内的大型消防广告牌,时刻提醒居民及游客注意防火。导游在带团参观过程中,也将注意防火、请勿吸烟等提示性语句挂在嘴边。每年119消防日,消防人员都联合志愿者、导游开展丰富多样的消防宣传培训,让游客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学习消防知识。(邹毅娜 朱必星)

  相关链接

  二宜楼位于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距离华安县城20公里左右,距今已有275年历史,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整座楼为双环圆形土楼,堪称“圆土楼之王”、“神州第一圆楼”。二宜楼内存有226幅壁画共593平方米,228幅彩绘共99平方米,木雕349件,楹联163副。在3、6、10单元的墙上和天花板上,张贴有上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墙面上还有标注译文的西洋壁画,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在中国古民居中亦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