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花山岩画和湖北神农架2016年申遗(图)

09.07.2015  13:56

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8日在德国波恩闭幕。

【全球世遗新增24处】

本届会议审议通过了24处新世界遗产,并扩充3处已有世界遗产。截至目前,世界遗产总数达到1031处,包括802处文化遗产,197处自然遗产以及32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本届大会6月28日至7月8日举行。新增的24处世界遗产中包括23处世界文化遗产和一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令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

仅有的一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为牙买加的蓝山-约翰·克罗山脉,这也是这个加勒比海岛国迎来的首个世界遗产。

同时,新加坡凭借始建于1859年的新加坡植物园获得其首处世界遗产。

【三处古迹被列濒危】

由于受到战乱损害或威胁,伊拉克的哈特拉古城,也门的萨那老城和希巴姆古城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哥伦比亚洛斯卡蒂奥斯国家公园则因管理“显著改善”,被委员会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共有48处遗产。

保护世界遗产免受极端组织破坏是本次会议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会议期间发起“为遗产联合起来”全球联盟行动,反对蓄意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世界遗产委员会还通过了波恩宣言,谴责极端武装组织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建议将文化遗产保护酌情列入联合国维和行动之中。

【明年我国两个项目申遗】

世界遗产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下届会议将于2016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

新华国际客户端从中国代表团获悉,明年我国将有两个申遗项目接受审议,分别是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

湖北神农架

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数达到48处,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意大利的51处。(记者郭洋、唐志强,编辑杨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来源: 新华网   编辑:丁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