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税“人算”不如“云算” 税管员淡出历史

27.07.2015  14:31

  江苏省国税系统自去年取消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之间的固定管户关系以来,今年税务人员实地下户检查的比例已不足1%。
  经营文具店的老张瞅准了这个“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到邻县代开了张销售发票,以便把销售额人为降到3万元税收起征点以下。原以为一切天衣无缝,没想到国税局的提醒函还是寄到了他的手上。
  “纳税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通过数据这个‘千里眼’发现和掌控。”据江苏省国税局局长胡道新介绍,该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形成了“前台办理、后台支撑、风险指引、分类应对、过程控制”为特征的税收风险管理新格局,以“人盯户、票管税”为特征的传统管理方式也演变成以信息化支撑下分类分级风险应对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
  “不改革怎么办?我们16人的分局管1.1万户一般纳税人,按老办法连企业法人名字都叫不全,更别谈管理。”昆山市千灯国税分局局长吴建龙说。人少事多矛盾十分尖锐,运用大数据应对风险迫在眉睫。
  江苏省国税局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而建设的数据情报管理平台,集中存储了系统内外73个部门160亿条数据,建成了303个行业模型、8类176个风险指标、7类68个风险项目,选编了10267个税收风险管理经典案例,通过数据一户式归集和全景式展示,实现了对涉税风险的准确识别和精确制导。
  “平台依照分析模型比对涉税数据,今年已产生风险信息120多万条,按风险高低排序产生应对清单推送给基层。”江苏省国税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李鹏介绍说,今年上半年,江苏省风险应对征收入库收入逾70亿元。
  在江苏国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苏州市国税局推出风险应对“工具箱”、智慧税务稽查、“白名单”识别技术的风险管理“三驾马车”,仅上半年就完成风险应对2000余户,征收入库税收10亿元。其中,应用互联网采集苏州境内股权减持企业数据,新增申报所得税3亿元。
  苏州市国税局还与浪潮集团合作,广泛搜集上市公司信息,建立税收数据模型,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提取筛选出与税收征管相关的数据,构建大数据应用生态系统。
   点评:
  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任荣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达地区纳税户与日俱增,靠“人海战术”管税已穷途末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用事后分类分级的风险管理,取代无差别的事前审批是税收发展的大势所趋。(本版稿件由姜传武、许文博、张鲲翼、郑国勇、贺艳、马泽方采写。)
  2015年7月24日《中国税务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