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年·中国画书法作品展”系列专题之“九老三大家”

22.08.2016  16:47

  一、九老三大家 

 

  在与江苏省国画院现任院长周京新先生交流”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年·中国画书法作品展”观感的时候,他说到“九老三大家”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的突出贡献和学术价值。他认为傅抱石与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张文俊九位元老,是“新金陵画派”的核心团队,整体和明确地代表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追求和突出贡献,以“新金陵画派九老”誉之,可谓实至名归。吕凤子、陈之佛在江苏省国画院创建伊始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江苏省国画院的缔造者之一。林散之是江苏省国画院第一代精英的突出代表,因为他的加入,使得江苏省国画院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呈现出了与中国画相映成辉的高峰气象。 

   

  他们的倾力奉献和艺术成就,凸显了江苏省国画院60年发展历程起始篇章的学术高度,集中体现了江苏省国画院对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九老三大家”中的傅抱石是公认的划时代艺术大师,名垂青史;吕凤子、陈之佛、林散之、钱松喦则是20世纪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书画艺术大师,其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二、艺术风格及成就 

   

  周京新院长认为,“新金陵画派九老”包括三个层面:一、傅抱石是旗手,在精神境界和艺术追求方面都起到了引领作用,可以说,无傅不成派。二、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是这个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他们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了画派的整体艺术特征。三、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张文俊是这个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各自的艺术修为合力支撑起了画派的艺术水准和实力。历史机缘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并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九老”中有八个人参加了“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张文俊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够参加,但是他在江苏省国画院初创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宋玉麟院长在任时,学术界确立了“九老”的概念,并得到广泛认可。本次展览将“九老”整体推出是有学术依据的,他们共同努力,不负使命,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吕凤子、陈之佛虽然没有长期在江苏省国画院工作,林散之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但是他们以各自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学养和突出的艺术造诣,深刻影响了江苏省国画院的学术导向和艺术创作。他们的影响力和辉煌成就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一直闪烁着精神指引的光芒。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副主任,1960年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新金陵画派”旗手。 

   

  傅抱石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给他带来世人皆知声誉的则是为人民大会堂主笔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待细把江山图画》是“二万三千里写生”过程中产生的杰作,傅抱石没有具体去描绘险绝处,而是以个人风格独特的“抱石皴”作“大块文章”,整幅画笔墨精致而洒脱,气势雄阔而奔放,将华山赋予了人格精神和时代气息。对于傅抱石来说,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确立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笔墨当随时代观点。他主导的“二万三千里写生”和“山河新貌”展,将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中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从而确立了“新金陵画派”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从美术史角度看,傅抱石后来的东北写生和欧洲旅行写生,在题材和技法上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如果说“二万三千里写生”和东北写生是一种主观的探索,是把已有的知识渗透到新鲜的感受之中,那么欧洲写生则是中国画笔墨在全新的景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把中国画的创新表现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1961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197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第二任院长。“二万三千里写生”之旅,为钱松喦进一步锤炼自己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在写生中,钱松喦撰文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创作立场,在传统基础上结合实景创新,他的《红岩》《常熟田》《延安颂》等作品成为现实主义题材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新中国画经典。强调时代精神,彰显绘画主题性,将苍茫浑厚的笔墨融合重彩,在象征和视觉上呈现纪念碑式的艺术风格,使钱松喦成为山水画推陈出新的突出代表,表现时代精神的主流名家。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本名叶家炳,后改为亚明。1939年参加新四军,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副主任,1960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亚明是“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新金陵画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主张“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提出“新国画应是立足继承民族文化传统,面向生活,融汇外国美术之精华”。在“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中,亚明感到借人抒情不如借景写心,开始主攻山水。在“山河新貌”画展中,他的《三峡灯火》《华岳一奇峰》《华山》等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一种新鲜的艺术气息。1985年在北京展出的北欧五国和亚洲东南亚旅行写生,确立了他外国风情作品的艺术地位。如果说在20世纪美术史上傅抱石开创了外国风情写生和创作题材,为传统中国画的革新探索出一条新路,那么亚明则是拓宽了这一条路。 

   

  宋文治(1919—1999),江苏太仓人。1960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兼院长秘书,197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他参加了“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1961年创作《山川巨变》《韶山》《红岩》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参加“山河新貌”画展。1962年开始创作《江南春朝》《太湖之滨》等一系列反映江南水乡太湖的作品,在美术界产生重要影响。晚年勇于自我否定,大胆变法,借鉴传统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画法,继而尝试泼彩、拓迹之法,不断开拓创新,锤炼自己的绘画语言,探究中国画发展新路,形成了笔墨隽秀、色彩清新的艺术风格。因为擅长表现太湖秀丽风光,所以世人常以“宋太湖”誉之。 

   

  魏紫熙(1915—2002),河南遂平人,原名显文。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1960年,他参加由傅抱石、亚明率领的江苏省国画院“二万三千里写生”和“山河新貌”画展。在写生中主动求变,受傅抱石、钱松喦等影响,将传统笔墨与新事物结合,代表作品有《天堑通途》《黄洋界》《太行奇峰》等。笔下所绘松石、飞瀑、峰峦、房舍、舟楫等笔墨沉雄,意韵壮阔,既显传统精神,又有生活新意。晚年山水画浓墨重彩更加自由,画风北雄南秀合一。 

  

  余彤甫(1897—1973),名昌炜,字彤甫,江苏苏州人。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1960年,他参加由傅抱石、亚明等率领的江苏省国画院“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眼界随之开阔,笔墨也随之奔放,突破了当年“善绘小幅,妙趣横生”的格局。《三门峡工地》在1962年的“山河新貌”展览中受到好评,笔墨松动苍秀,场面宏大而壮观,表现了新社会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长江万里图》以传统笔墨表现新生活,在笔墨和内容的整体融合上呈现一种秀润风格。 

   

  丁士青(1900—1976),别名老渔,江苏镇江人。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1960年,他参加由傅抱石、亚明等率领的江苏省国画院“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以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地貌创造了秀润清刚、较为写实的画风。《红岩》《东山新绿》《蜀江图》等作品在1962年的“山河新貌”展中获得好评,其中《红岩》和傅抱石的文章《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一同刊发在1961年的《新华日报》上。从作品可以看出,老画家怀着发自内心对新社会的热爱和感激,主动深入生活,求新求变,将笔墨和新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张晋(1906—1988),江苏苏州人。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1960年,他参加由傅抱石、亚明等率领的“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枣红柿熟高山绿》《天枰枫叶》等参加“山河新貌”展,傅抱石评价他“稳扎稳打,画囊特别丰富”。他的作品主题鲜明,色彩鲜艳,将传统技法结合地貌特征处理得游刃有余,画风沉雄苍芒、秀丽明媚,突出了新社会可以使旧貌换新颜,荒山变绿洲,人民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张文俊(1918—2008),山东临沂人。1956年参与江苏省国画院筹建工作,1960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办公室主任。他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自出机杼,绘画作品风格鲜明,时代气息浓郁。代表作品《洞庭春晓》《天都雨后》《梅山水库》等受傅抱石、李可染等影响,笔墨雄健苍茫。王朝闻评价为“描绘了有时代特征的祖国山河,中国画的新声”。 

   

  吕凤子(1886—1959),江苏丹阳人,原名吕睿,字凤子,中年后改署凤先生。1957年,经傅抱石等推荐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员会主任。他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国画家,现代中国画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国画法研究》《中国画义释》《中国画与佛教之关系》等,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画沿着传统溯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新金陵画派”的形成和崛起,在理论上起着导向的作用。他在绘画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推行“知行合一”的艺术主张。在他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笔耕不辍,以传统文人画笔墨表现芸芸众生,在中国画出新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中国画法研究》对于笔墨的要义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对于正确认识20世纪中国画的价值和人文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人物画是吕凤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绘画创作最为深刻的部分,《是岂吾侪需要之和平》《春归何处》《翻身农民像》《老王笑》等作品真实、生动、艺术地展示了充满动荡、苦难和新生的历史画卷,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如果说杜甫的诗是“诗史”,那么吕凤子的画无疑可称为“画史”。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吕凤子对中国画用笔的体认、研究以及主张,有矫正当时中国画创作积弊的积极意义,在当代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陈之佛(1896—1962),浙江余姚人,中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副主任。陈之佛是中国图案画的拓荒者,著有《图案ABC》《图案构成法》《中国陶瓷图案概观》《西洋美术概论》等,是近代中国工艺美术教育推动者和重要代表之一。同时在中国工笔花鸟画领域里和于非闇并称“南陈北于”。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创作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前,他的作品题材多为寒梅、残荷、雪雁、冻雀等,画面呈现出冷逸孤寂、淡泊宁静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花鸟画创作开始倾注于对新社会风貌的体悟,《春江水暖》《和平之春》《海棠绶带》等均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显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陈之佛主动求变求新意识,在新中国画坛上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开工笔花鸟画一代新风。 

   

  林散之(1898—1989),南京江浦人,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1963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林散之在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展时一举成名。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他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他书法的气、韵、意、趣,使之能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林散之的笔法主要得益于黄宾虹先生所倡导的“五笔七墨”法。综观林散之的书法作品,中侧锋互用,变化微妙,纯中锋的运用使得线质厚重、圆润、饱满,侧锋则清雅、秀润、恬淡,对长、短线控制把握得非常精准,极大地增强了笔画的丰富性和耐品性。他在用墨上如作写意画,浓、淡、枯、湿交相辉映。林散之最大的贡献在草书,其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等,被誉为当代“草圣”,是20世纪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之一。 

   

  三、对当代中国画、书法创作的启示 

   

  “九老三大家”的作品整体呈现出“和而不同”的艺术风貌:傅抱石雄浑洒脱、笔墨淋漓,钱松喦浑厚沉着、古拙苍劲,亚明纵逸空灵、潇洒奔放,宋文治清秀润泽、墨彩氤氲,魏紫熙浑朴苍厚、北沉南秀,余彤甫苍秀润泽、温婉秀丽,丁士青严谨峭拔、清丽淡雅,张晋工整细劲、色彩艳美,张文俊繁复多变、质朴无华,吕凤子朴拙雄厚、简逸高古,陈之佛冷逸空灵、工整明丽,林散之纵逸飘举、恬淡苍古。正如周京新院长所说,“九老三大家”的艺术成就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一、他们总是各自带着艺术创建的理想去深入生活,有的放矢;二、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传统经典,绝不盲从;三、他们总是以科学的态度追求标新立异,和而不同。 

   

  因此,对前辈的敬仰不能停留在亦步亦趋上,我们继承“其命惟新”精神就是要有自己的艺术创建,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经典,科学创新。 

 

  (江苏省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