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那些有着江苏印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日常生活

10.01.2019  14:24
解密那些有着江苏印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日常生活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交汇点讯 随着钱七虎、刘永坦摘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自1999年设立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已经授予给了31位专家。那么这些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什么样,他们又有什么样的爱好,他们又有哪些特质?交汇点梳理出那些有着江苏印记的最高奖获奖者,解密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许他们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态度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与启发。

   【谈时间利用】家里放着小黑板,灵感来了随时记录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专家、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金怡濂祖籍江苏常州。在他的生活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琢磨”计算机。他说,那种解决了一个问题后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核武器技术专家、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程开甲出生在江苏吴江。他有一个独特的生活习惯——家里有一块黑板,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块黑板,迸发的灵感、思考的问题、手边的演算随时记录在黑板上。

  火炸药专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常常用电脑记录自己的灵感。王泽山说,无时无刻的思考让他获得几乎三倍于别人的工作的时间,“只要是空闲时间,我都在思考问题。包括有时候走路、休息、吃饭,头脑都在活动。

  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摘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在女儿眼中是个脑袋比较简单的人,因为他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催化剂。

   【谈兴趣爱好】用业余爱好来放松身心

  除了在专业领域的忘我工作,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很多科学家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袁隆平曾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生活。他摘得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爱拉小提琴,1953年,袁隆平领取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第二天就去商店里买了把小提琴。他说,拉琴是自己调整身心的一种方式。

  曾在南京有过短暂读书时光的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摘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他的客厅里、书桌上,堆满的并不是科研书籍,更多的是字画卷轴、古典唱片。张存浩酷爱古典音乐,会唱上千首歌曲,收藏着堪称古董的留声机和古典音乐唱片。他的夫人迟云霞说过,先生经常一进门就开心地放声歌唱,那一定是又有什么难题被解决了。

  祖籍常州的著名医学病毒学专家侯云德,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即便是自称没有什么爱好,侯云德空闲下来也会下个厨,做些家乡饭菜,甚至会和身边人聊一聊热播电视剧。

   【谈健康养生】“身体很要紧”,做科研也是在拼身体

  南京大学校友、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身体很要紧”。他曾讲过这样一件事,“过去听前辈的学生们说,在国外,我们中国学生在大学里比外国学生学习好,但工作之后,在做研究阶段,外国人有可能几天几夜连续坚持做实验,都不在乎,但是我们好多中国学生的身体就支撑不住了。

  刘东生是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1991年,他以74岁高龄参加了南极考察队;1996年,又以79岁高龄去了北极;2004年87岁时,他又随队踏入罗布泊,成为当时我国实地考察罗布泊地区年龄最大的学者。

  刚刚摘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祖籍江苏昆山,他喜欢游泳,如今80多岁高龄仍能一口气游上数百米。

  在徐州建立院士工作站的肝脏外科专家、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给出的养生“秘籍”是“心态平衡,手脚常动,脑子常用,管住嘴巴,定时查体”。2018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孟超院士工作站建站第二天,90多岁高龄的吴孟超就站上了手术台。在接受交汇点记者采访时,他曾这样说过,“坚持手术,可以让手脚常动嘛。

   【谈家庭生活】科学与爱情紧紧相连军功章里有“”一半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选的夫人陈堃銶,是王选的“小老师”,曾辅导王选大学期间的课程。1967年,而立之年的王选与陈堃銶在北京大学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结婚。婚后的王选和陈堃銶在科研中鼎立相携。王选夫妇把家当成了工作室,在那里,他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王选曾说过,自己的军功章里有陈堃銶的一半。

  张存浩在夫人眼中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相濡以沫几十年,两人从来没有拌过嘴。2014年在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张存浩被媒体问及:“最想对夫人说些什么?”他回答:“我万分感谢我的夫人,没有她的支持,我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2016年3月7日,闵恩泽故去,距2015年11月17日,他的夫人陆婉珍辞世,仅仅过了百天。陆婉珍被公认为是我国分析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夫妻俩在石油化工科技领域比翼齐飞被视为佳话。

  在科学领域孜孜以求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们,在不经意间,就这样用自己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值得品读的启示。

  交汇点见习记者 胡安静 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

标签:

编辑:刘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