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发布

21.01.2016  10:32
            国内首个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和“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昨天在南京发布。该指数由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历时5年编制完成,是国内首次公开发布的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测度和评价成果。   报告显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广东名列榜首,江苏、浙江、山东、上海进入前五名,北京、湖南、四川、辽宁和安徽分列第6-10位。其中,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指数为84.78,处于领先地位,第二位江苏得分81.90。江苏13个地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显示,苏州、南京和无锡排名前三,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和淮安位列第4-10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课题组组长、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为付教授告诉记者,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动态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此次推出的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由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23个三级指标组成。报告显示,在三项一级指标方面,广东、江苏和山东位列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指数排行榜的三甲;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指数的前三强分别是广东、江苏和上海;浙江则在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指数的排名中位列榜首,亚军、季军省份分别为上海和江苏。江苏省内13地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指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指数排名首位的是南京,苏州和南通进入前三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指数的前三名则由南京、徐州和南通获得。   相关专家表示,以往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一直缺少定量标准,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指数化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的设立,不仅能为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提供参考坐标,也有助于树立协调发展的政绩观,加快破解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政府自身定位的转变。“分析江苏和广东相差的3个点,我们在市场潜力、城市化水平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总支出经费等方面,还需加快追赶;而环境指数浙江、上海领先我们,提示我们在相关政策措施方面需要学习借鉴。”张为付称。   据了解,在江苏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的编制,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2011-2015年连续五年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报告,完成了2015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报告,如此系统性的现代服务业指数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