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繁荣

06.05.2016  12:33

  推行“以奖代补”,政府补贴已转型;年产下降一半,悉心打磨出精品

  新华报业网讯 日前,第12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幕。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今年江苏动漫参展企业的数量由2014年的61家缩减至44家;放眼全国,中国动画年产量由2011年的26万多分钟,下降到2015年的13万多分钟。观察此次动漫节,记者发现,动漫“去产能”的背后,是众多动漫企业真正回归市场,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繁荣。

  靠补贴,国产动漫数量飙升

  记者注意到,制作发行数量减少,并没有影响到动漫业的整体品质。在今年杭州国际动漫节上,我省《梦想总动员》《粉墨宝贝(第一部)》《玉骐麟之仙灵奇域》等7部动画获得2015国产动画精品,4位动画优秀人才受到表彰。其中,江苏优漫卡通卫视的《鸡毛信》和镇江广播电视台的《茅山小道士》荣获全国动画精品一等奖。

  “全省动画片数量减少的同时质量不减,这反映出省内制作机构普遍对原创动漫立项持谨慎态度,不少企业开始从一味的数量扩张,向控制规模和精品培育方向转变。”省影视动漫协会秘书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处处长康志东说。

  曾经,做大是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意愿。据了解,自从国家大力推动动漫产业以来,各地为争取动漫企业落户本地或在本地缴纳税费,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减免房租、代企业承担部分经营成本、给予水电优惠等。其中以按生产分钟数补贴最为流行,这导致一些动漫企业钻政策空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候鸟”——哪儿政策优惠就往哪儿去,哪儿的补贴高就在哪儿立项,甚至有些企业同时穿几套马甲在多地组建“研发团队”,动漫创作成了幌子,攫取更多的财政补贴才是目的。有些企业不惜抄袭,甚至贴钱给电视台,只要求片子能在夜间垃圾时段播出,以播出分钟数去拿政府补贴。

  去产能,背后有只政策之“

  正是看到了粗放型补贴的弊端,全国各地近年来的扶持政策开始从原先的减免房租、播映奖励等粗放型政策为主,向综合考核、以奖代补、产业引导和平台服务转变。

  以无锡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为例。从2006年明确二维三维动画片每分钟扶持标准,发展至2007年在全国首创“项目攻关计划”、“衍生产业扶持计划”,再到2010年引入“市动漫产业重点扶持单位”概念,2011年梳理播出平台、播出时段以进一步“扶优扶强”,动漫扶持政策在不断朝优化合理化方向迈进。2013年无锡出台政策,改变单一的按照播出分钟数进行奖励的模式,从动漫企业年度营销收入、年度营销增幅、年度财税贡献度、原创分钟数四方面分别进行排名奖励。

  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主任助理许柯娜介绍:常州近年改变传统较为单一的政府扶持模式,联合专业基金团队探索构建了首期规模1.2亿元的创意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发挥了其扶持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

  地方收紧了“钱袋子”,一些原创动画公司因生存压力,暂缓新的原创业务上马,少数制作机构撤消了动画业务部门。据悉,2006年以来,从北京、湖南、广东等地转入江苏的原创动画企业中,不少公司逐渐缩小在江苏的原创团队规模,有的开始撤离。

  针对这一变化,康志东认为:“扶持政策的转变,让一批候鸟式、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动漫企业主动离开,从长远来看是好事,有利于优胜劣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让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留下来,优化动漫发展环境。

  断奶,倒逼企业创新走市场

  扶持政策的转变,逼走了不诚心做动漫的企业,也倒逼那些有诚意做动漫的企业拿出创意走市场。

  苏州磐石卡通有限公司宋毅文总经理对记者说,公司2009年落户张家港基地,从2013年开始明显感受到扶持政策的收紧, “想靠补贴、奖励的那点钱支撑企业已不太可能。”为此,磐石依托公司动漫产品的“椭魔塔”系列,进行品牌授权,先是利用张家港当地企业的贸易优势,与皇冠鞋帽厂合作进行卡通鞋帽生产,今年又别出心裁地将卡通与绿色农业嫁接,利用卡通明星形象“熊猫乐乐”开发儿童粮米“谷道优粮”系列,在动漫节上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小狐狸发明记》是苏州天润安鼎动画有限公司的明星产品,作为一家多年深耕动漫产业的企业,董事长丁冬很早就开始物色为手中的“小狐狸”寻找一个优质的市场切入,最终与一家玩具企业合作,以“小狐狸”形象为核心IP,全新打造动画系列《超音骑士》,进军摩托车玩具。丁冬认为,市场上玩具遥控汽车、四驱车等已有奥飞等动漫企业进入,而玩具摩托车市场对动漫企业来说还是蓝海,有无限前景。

  “以前靠政府补贴,一些企业还能生存,当补贴取消,完全面对市场,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以及你有没有价值再活下去。”江苏雪豹十月数码动画制作公司总经理贺晨佳认为,企业的原创能力是企业活下去的价值所在。目前他的公司拥有两大IP,《时空英雄》已开始小说和漫画开发,手游、网页、单机等游戏则整体打包出售;另一部动画大电影《花森林》确定将在明后年上映,并以《花森林》为IP,引入当下最前沿的VR游戏开发,这些都是对市场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做出的决策。他说,一个靠吃奶的企业永远不会长大,也不可能支撑中国动漫的未来。本报记者徐宁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