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让低保政策惠及困难人群 开发区着力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

23.03.2015  11:07

  近年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提升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效能,努力使全区城乡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运行,确保低保政策真正惠及困难人群。

  严格程序,把好低保审核审批入口关。在低保审核审批工作中,该区量化程序,严格“十步”工作法,明确划分乡办受理、核查、评议、公示等主体责任和区民政审批主体责任。各乡办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居民代表广泛参与评议,体现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民主评议的公正性。区社会事业局专门成立了低保审批委员会,领导班子全部参与审批工作,提高了低保审核审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统一标准,规范低保核查重点环节。结合区情,出台了《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低保对象核查清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清退核减对象范围以及重大疾病与劳动能力关联性认定标准、外区迁入开发区户籍认定条件、离婚年限界定条件、低保“入户”概念界定等规范性标准。

  明确责任,加大低保工作考核力度。对新增低保对象,区民政部门采取100%入户核查(复查)。以民政部门核查结果为依据,评定乡办入户核查通过率,进行全区排名,全区通报;同时参照乡办通过率情况,对乡办民政工作进行考评打分,绩效考评,使低保审核质量不断提高。

  强化队伍,全面提升低保工作队伍整体能力。制定出台了全区低保工作人员管理细则,明确低保工作人员职责、任务及教育培训、考核奖惩机制。通过加强业务学习,确保所有低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低保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工作中对前来申请纳入低保的困难群众热情接待,主动告知,靠前服务,限时办结,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