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全面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25.05.2015  13:54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宿迁市全面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立足于源头保护、预防保护、主动保护和全面保护,加强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逐步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救助保护体系。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网络。以市政府办名义发文成立市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市法院、检察院、编办、教育局、公安局等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明确各成员单位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同时,各县、区也都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专群结合”的行动网络体系,集中全社会力量保护未成年人。

      二是协同配合,联动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保护工作。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宿迁市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积极拓展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内容,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坚持分类保障、适度普惠,根据不同儿童群体需求特点,分层次统筹推进,分类设置标准,分标准实施保障;充分发挥现有救助保护机构职责作用,进一步强化社区保护和服务,构筑网络化的发现、保护、救助机制;凝聚相关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群团组织的合力,帮助遭遇生存和发展困境的未成年人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格局。

      三是注重宣传,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介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发放救助宣传卡,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慈幼恤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和支持民间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未成年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倡议和鼓励通过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提供服务等多种方式帮助困境未成年人,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扶困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