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第九届江苏园博会系列报道③传承中创新,“园林艺术回家了”

22.04.2016  19:18
 

太美,眼睛都不够用!”苏州园博园正式开园第一天,迎来大批海内外游客,在游览中,他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徜徉粉墙黛瓦、花海涛声之中,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东方和西方在园博园相互交融,让人们体会到“不出城廓可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中国园林精妙之所在。用一位园艺发烧友的话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博园,可以算作园林艺术的一次‘回家’!

当古典美穿上现代科技的外衣

在苏州园博园,不仅能领略中国园林的高峰之作,还能体会古典美穿上现代科技外衣后的精彩交融。走进全球首创的木结构网壳展示馆,一派中国智慧独步世界的姿态呈现出来。这个建筑是此次园博园中建造难度最大的项目,先辈流传下来的木结构建筑和现代前沿科技结合,让展馆成为标志性的建筑范本。

置身飞行影院,穿越20多个知名景点,立体感受祖国山河;用面包做成巨幅“水墨江南”,用巧克力和糖粉做成的插花引得游客纷纷驻足。看到奇花异草却叫不上名字,没关系,二维码花园里,用手机扫一扫,快速知晓植物信息。

苏州市园林局副局长杨辉介绍,此次园博园建设优先使用大量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大到主题建筑中的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节能技术,小到园林小品、指示牌等反光荧光材料,再到生态混凝土、透水路面、仿木塑木材料以及植物造景材料,都突出一个“”字。

逛完园博会,“把美带回家

园中,记者遇到了扛着专业摄影架、背着几个镜头的李柏年夫妇,他们既爱摄影,也爱园林。“听说园博园开了,第一时间来尝个鲜,回去再添几个新品种。

很多人在逛完园博会后,会有“把美带回家”的冲动。生活园艺展也成了超高人气的景点。“大阳台有大阳台的方案,就算是办公室格子间,也有可以折腾的空间。”设计师何方说,这次他们集中展示26个阳台,几乎囊括居民住宅阳台的所有样式。此次园博园中经过改造整体保留的柳舍村,宛若世外桃源,也是园林进家园的精彩一页。

除了园内造景,还有场外互动。园博会前,10户苏州普通家庭获得每户万元的改造基金,参与了家庭阳台改造大比拼;苏州8个社区的居民还参与了多肉植物大赛等环节,让园林走入更多家庭。

在园艺专家方亦中看来,尽管每一届园博会的主题有所不同,但基本精髓不变,那就是通过展览体现生态之美和园艺之美。通过自然之美、园艺之胜的呈现来浸润普通人的生活,这种延伸非常有意义。如此,园博会也进一步实现了与社会生活需求的融合。

多元混搭,碰撞出丰满视觉感

本届园博会还邀请国外友城参展,让游客亲密接触异国园林之美。意大利威尼斯展园的整体设计,借鉴了堪称巴洛克典范的意大利台地花园形态,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氛。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展园,则表现了优美的“伊甸园”风情。从古典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苏州园博园层次丰满的布局,几乎满足了你对园林的所有畅想。

融合创新远不止如此。生态有机农田里的草莓、蚕豆花、油菜花,让人忍不住想当一回“乡野农夫”;绿色科技果园里丰水梨、山楂树、杨梅树,还有已经挂上可爱红果的樱桃树,给你来一次果树大科普。3D绘画立体生动,斑马线变身立体琴键,太湖石上酣睡着“猫先生”,“海豚”不经意地从地上跳跃出来;绘有桃花的窨井盖、五彩涂鸦……江南园林里的各种混搭风,让人不时惊喜,处处流连。

一座园博园,可以有N种打开方式。省住建厅风景园林处调研员张晓鸣表示,园博会造园过程,就是在传承中交融创新的过程,这在历届园博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本报记者 唐悦 汪晓霞

2016年4月21日《新华日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