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团队研发新设备 抽纸盒大小仪器可诊断15种疾病

26.12.2016  13:04
彭仲康、刘燕辉团队参加“三录仪”大赛的作品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彭仲康、刘燕辉团队参加“三录仪”大赛的作品

  本报讯(记者 李凯 通讯员 庄雷 许瑾文) 总奖金高达1000万美元的全球最大医疗大奖赛XPRIZE上周公布,经过4年漫长比赛,2支队伍入围决赛。其中,在南京创业的海归博士刘燕辉团队榜上有名。该团队研发的便携式诊断仪,可快速检测15种疾病,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美国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23世纪的人类手持一台万能扫描仪轻轻一扫,就能立即诊断患者生命信号和身体异常。以此为愿景,2012年,美国XPRIZE基金会主办了全球最大医疗大奖赛“三录仪(Tricorder)XPRIZE”, 征集多用途、低价、简单易用的无线感应诊断仪器。

  大赛要求参赛使用的医疗检测设备必须可连续记录血压、心率、体温、呼吸、血氧浓度等5种基础生命体征,检测项目包括贫血、尿道感染、第二型糖尿病、心房颤动、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中耳炎等10项,以及3项自选检测项目(包括高血压、黑色素瘤、带状疱疹等10项中选择3项);整套硬件设备总重量须小于5磅(约2.3公斤)。

  XPRIZE大赛举办过私人探月大赛、人工智能等赛事,因高水准、高激励而闻名。此次医疗领域竞赛吸引了全球312支参赛团队,其中包括唯一一支华人专家团队——由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彭仲康、高级研究员刘燕辉博士等10余人组成的队伍。目前该团队入围决赛后,正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大规模病患测试,大赛预定于明年第二季度宣布大奖得主。

  该团队成员刘燕辉告诉记者,竞赛困难之处在于,参赛团队不仅需要具备多项崭新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广泛临床医学知识,还要有国际领先的硬件仪器制造和软件系统开发能力。通过攻关,最终该团队成功发明出“抽纸盒”大小的便携式诊断仪。

  它由生命感应检测器、血尿测试工具等模块组成,达到了“轻薄短小”的要求。通过连接智能手机,这台仪器可以自动诊断15种常见疾病,并自动生成监测报告。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在报道中称,这项产品将“为全球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

  动态生物医学治标是这台仪器运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怀揣这项先进技术,刘燕辉于2013年回国创业,在南京软件谷成立了丰生永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彭仲康担任顾问。借助公司开发的国内首个睡眠云诊断系统,患者只需把清凉油盒大小的“动态心电仪”贴在胸口睡一觉,再把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该系统1分钟内就会自动生成睡眠健康分析报告,为呼吸内科、心内科、精神内科等科室提供治疗依据。目前该公司已与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未来这套移动医疗设备有望应用于国内广大偏远地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刘燕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