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开发区四项举措助推寄递行业安全管理

29.09.2016  05:05

  为进一步加强寄递行业安全管理,开发区分局高度重视,从梳理排查、制度管理、预警宣传、打击犯罪四方面入手,积极创新举措,运用传统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切实提升寄递行业安全管理效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全面梳理排查,摸清底数。 一是强化底数摸排。全面摸排辖区寄递行业经营实体以及各类分拨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等相关生产场所的基本情况和内部安防情况,对物流快递企业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联系方式、从业人员情况、分送点位等项目逐一登记,确掌握辖区内物流快递企业基本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落实日常监督。严格督导要求寄递业落实各项安保措施,逐家建立包括公安机关日常检查、监督培训等内容在内的安全管理档案。开发区分局自主研发的“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寄递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于今年6月2日正式上线运行并在全区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目前全区54家网点全部安装使用该系统,有126位快递小哥手机安装了移动客户端,系统录入信息2300余条。三是严格准入条件。将各大寄递企业纳入重点单位管理,协调邮政等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完善辖区寄递、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严格审核审批环节。寄递行业从业人员全部通过背景审查,寄递企业及其末端网点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等信息全部核对录入淮安市标准地址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对有前科劣迹的从业人员,强化监管,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人员要督促企业及时调整岗位或辞退。

   二、严格制度管理,落实责任。 一是强化民警业务培训。加强民警对物流业务的知识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了解和掌握行业特点、运转模式等基础知识,做到在实际公安工作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服务企业。二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对全体从业人员灌输“依法寄递、安全寄递”理念,加强对寄递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安全培训,提升其法制观念和发现、识别可疑物品的能力,积极引导寄递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平安寄递”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强化行业规范约束。助推行业协会成立,力争通过行业自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倡导文明、诚信、合法经营,共同抵制行业内违规经营和不正当竟争行为,努力维护经营单位和客户利益,不断强化经营单位规范经营的内动力。

   三、加强预警宣传,提升意识。 一是加强阵地宣传。在物流园区、货运站、快递网点、各小区、街道等主要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进行张贴、宣传《淮安市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管理举报奖励办法》以及分局印制的《警方提示》,让群众和网点快递员知晓寄递物品必须凭二代身份证实名制,寄递物品前必须开箱验视,知晓禁寄物品。二是加强行业内宣。坚持定期召开快递业主和从业人员会议,通报快递行业管理情况,利用物流犯罪的典型案例警示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努力提高其预知和预防犯罪的能力。同时,组织寄递物流企业在营业窗口等部位,张贴禁寄物品图片和有关法律规定,增强公民守法意识,为加强寄递物流企业治安管理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寄递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标准及政策,揭露非法利用快递违法犯罪的手法和伎俩,宣传实名制、开包验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全方位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突出打击犯罪,降低发案。 一是搭建平台。以派出所为主阵地,依托微信,搭建开发区寄递业交流群,为快递经营者提供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知识咨询等服务。鼓励快递经营者积极举报案件侦办线索,全力打压犯罪空间。二是集中清查。以“面对面,服务全方位”为目标,组织民警定期走访快递业和物流行业等场所单位,了解快递经营者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帮其解决问题,着力提升公安部门阵地管控效能,推动快递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会同综治、邮政等部门,对辖区物流行业、快递速递行业进行集中清查整顿,规范物流寄递行业经营秩序。三是严厉打击。及时依法查证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拆邮件、快件等案件线索,严厉打击利用寄递渠道传递、贩运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和毒品等禁寄物品等违法犯罪行为。7月以来,位于金网物流园内的全峰快递分拨中心通过内部检查,先后发现16件涉及枪械部件、管制刀具等问题快递并及时通报公安机关。我局快速处置,将问题快递全部依法扣押并及时通报邮政主管部门,涉及的案件线索也已经依法办理。(淮安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