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开通后首例肺源从成都抵无锡

10.05.2016  08:04

  “生命之源”6小时“快跑”1858公里

  本报讯9日,全国首例通过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肺源从成都搭乘国航航班,飞抵上海后,经高铁、公路,于20:30到达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进行该例移植手术的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是设立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重要推动者。这次肺源6小时跨越1858公里无缝转运,创下他所在团队器官转运的最快纪录。

  5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这意味着我国器官转运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体系终于形成。

  5月8日20:20,陈静瑜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上确认接受四川省人民医院1个A型血肺脏,这是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开通以来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得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分配的第一例肺源。

  5月9日6:00,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刘东医生前往无锡硕放机场,搭乘东航航班前往成都取肺。

  13:00,一名脑死亡器官捐献者被送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医生遵照家属捐献意愿,在对捐献者进行默哀后,分别依规获取患者捐赠器官。

  14:30,刘东医生携带肺源乘坐救护车赶往机场。

  16:38,刘东经机场绿色通道顺利搭乘国航CA4501起飞。18:46,飞机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机场已提前做好预案,安排此航班停靠廊桥,无需经摆渡车就可出港。刘东乘坐机场准备好的接驳车直接赶赴高铁虹桥站,19:14登上高铁。从飞机降落到上高铁仅28分钟!无缝对接!

  20:30,供肺经医院救护车运抵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等候在此的团队和肺纤维化濒危病人已做好手术准备。

  22:30,供肺成功植入受者体内。

  “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将大大提高器官捐献的利用率,最大化造福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上手术台前,陈静瑜欣慰地对本报记者说。1年多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向全国人大提交“建立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建议。7个多月前,险些造成爱心肺源浪费的“南航事件”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陈静瑜组成团队征集多方意见完善该建议,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南航事件”的本报记者作为唯一媒体人员参与其中。 (沈峥嵘)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