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机遇,让交汇点成发展制高点

13.03.2015  12:43

  “三个支撑带”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善抓机遇,让交汇点成发展制高点

  

  两会观察

  在全国两会江苏团驻地,经常有外省媒体记者前来采访,约请代表委员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

  记者关注的话题往往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自然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李克强总理指出,建设“三个支撑带”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江苏通江达海、连贯南北,处在“三个支撑带”的交汇点,如何让地理交汇点变成发展制高点?

  机遇要变成看得见的成果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各地争相抢位,优势明显的反而很低调。“我们就踏踏实实做事。”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白力群梳理了三条优势,条条过硬,“一是国家寄予厚望;二是积累了20多年大陆桥运输经验;三是拥有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过境货物量占全国港口80%份额”。

  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共建的中哈物流基地最为典型。“投资体量不大,但最契合‘一带一路’战略。”白力群介绍,这是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后的首个中外经济合作项目,投运当年就盈利。今年2月,连云港开通国际货运班列“连新亚”,一起步就是去程一周两班、回程一周一班,在国内同类班列中效率最高。“‘一带一路’要围绕示范点、示范线、示范项目展开,避免摊大饼、抢概念。”他建议。

  而在南面,太仓的区位同样独特。最新数据显示,长江沿线7个省份33个港口货物集并到太仓港出海,仅重庆每年就有30万远洋集装箱在此中转出海;全年铁矿石海进江中转量5300万吨,服务5个省份31家钢铁企业。

  “只有做不完的事情,没有想不到的机遇。”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周乃翔坦言,中央“三个支撑带”的战略部署拓展了地方发展的视野。

  【部门回应】国家发改委透露,“一带一路”规划有望在两会后发布。全国政协委员、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透露,今年将完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一期竣工验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届时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替代3万吨级船舶后每个标箱运费节省150元。

  全球“淘金”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个支撑带”核心是产业带,苏州工业经济体量全国第二,面对转型,周乃翔坦然以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其向长江中上游梯度转移。”他说,笔记本电脑等已经转移,工人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苏州也调整产业结构。

  而从全球视野看,“三个支撑带”给企业“淘金”提供了巨大空间。“南通开放型经济水平很高,企业家不仅在中西部有很多投资,在东南亚、非洲、欧美的投资也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长张国华介绍。

  南通对“一带一路”涵盖的65个国家加强进一步合作。目前中国与意大利、中国与奥地利政府间合作的产业园区已落户南通,南通也准备在中亚建设合作园区。

  “高科技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江苏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产业,新一轮‘走出去’的着眼点就是服务全球市场和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分析说,一是推动品牌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推动电力、工程机械等行业向新兴市场渗透,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二是吸引国外先进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人才,提升国内企业研发设计能力;三是建立国内与全球之间的知识流动通道,构筑国内创新创业的双向流通机制。

  【江苏行动】今年初,省政府出台《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鼓励企业在沿线国家布局和集聚发展,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设2-4个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江苏企业国际化基金(“一带一路”基金)将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