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修复术并非“越早越好”

09.12.2014  17:49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在江苏省口腔临床病案大赛中,南京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报送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手术获得特等奖。获奖者该院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鲁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唇腭裂修复术时间选择并非“越早越好”,开展这类手术也不是简单的切开、缝合,医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据介绍,我国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约1.6‰,每年约3万名唇腭裂患儿诞生。也因此,在各种基金支持下开展的“微笑行动”活动现场,围满了抱着患儿的家长,各地小医院也开出了各类修复整形门诊。“这个时长只有一个小时的手术在很多人看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它需要医生具有精湛技术和空间想象力及审美观。”鲁勇博士告诉记者,不少技术不规范的医院往往将这一手术当作年轻医生的“练手术”,进行的就是简单的“切开、缝合”,没有进行功能性恢复,这样往往会导致患儿的唇部留下“一道闪电”、面部凹陷、发音功能不全等,患儿长大后会因此出现自卑等心理疾病,“建议患者要选择专业性的大医院进行这样的手术。

  在鲁勇获得特等奖的这台手术中,来自苏北的患儿彭彭是一个从嘴唇到鼻底全部裂开的患儿。手术中,鲁勇采用“华西梯式旋转下降法”,即在不同层面分别行皮肤、肌肉和黏膜层的切口,进行口轮匝肌修复重建、鼻畸初期修复、重建唇弓形态等,让唇形、鼻子形态都实现对称。昨天,记者看到,照片上的彭彭如不细看,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先天性唇裂患儿,“手术时,彭彭已经七个月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即手术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鲁勇说,在他的门诊,好多患儿一出生就被家长抱来了,“孩子太小,嘴唇的几个标志点还看不清楚,无法做精细的功能重建;另外,此时患儿的机体还没调整到位,实施全身麻醉,对身体是个考验,最佳的手术时间是3到6个月大。”道洋张丹戚在兵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