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陈哲:一位先抢救人再抢新闻的消防记者

05.02.2016  14:04

  1999年走出大学校园进入报社后,宣传消防就成为陈哲主要工作之一,如今他是淮安市淮海晚报社城事新闻部主任。按照西方的新闻理念,记者对于事件只能冷眼旁观,可观报道,严禁干涉事件的进展。但陈哲这个记者最出名的事竟然是多次在突发事件采访过程中,运用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参与营救受伤人员,并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陈哲经常深入警营,与战士们贴心交流,写出反映战士们生活战斗的新闻报道。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陈哲发现表现消防战士的英雄事迹与抢险救援的现场,仅有文字还不够,于是他开始认真钻研摄影技巧,谦虚地向报社里的美术编辑请教,向摄影记者学习。终于陈哲的摄影技巧得到了飞速进步。在2005年3月29日晚上,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发生了严重的氯气泄漏事件。得知消息后,当时值夜班的陈哲立即带着相机赶到医院,采访受灾群众和参加救援的消防战士。经过连夜图文并茂地宣传,淮安群众知道了身边发生的大事,知道了淮安消防队的子弟兵正在付出的鲜血与汗水。第二天,灾区尚未解除封锁,陈哲和同事们就早早来到封锁线外,继续采访收集一手资料,为后来的新华社、央视以及全国媒体记者的采访做了很好的铺垫。3月30日当天见报的稿件也被公安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突发事件模范稿件”。后来该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报纸类新闻一等奖和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在多年来的采访工作中,陈哲总是首先坚持尽量赶赴现场,保持新闻真实性,为事故现场的取证还原等做工作;第二就是坚持不给官兵们救援处置增添麻烦,一切采访围绕灭火救援工作,一切采访服务灭火救援工作。

  在报道消防战士灭火救援的同时,2009年陈哲还发动身边的青年记者、编辑成立了一支新闻消防志愿服务队。多年来,陈哲和他的新闻消防志愿服务队采访战士风采、曝光火灾隐患、描写事故救援、普及消防知识等稿件达到3000余篇。年轻的记者编辑们不仅一起向市民宣传消防知识,还利用媒体优势经常组织市民在学校、社区、高楼等公共场所进行消防演练百余次、排查火灾隐患800余处。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很多社区的老人、孩子都增强了防火防灾的意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救能力。由于大家经常接触,陈哲跟消防战士们也都熟悉了,很多“好事”也都首先想着官兵们。在策划相亲大会、集体婚礼首先考虑消防战士,有文艺晚会、年节慰问也都首先推荐消防战士及警嫂。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灾情,淮安消防奉命前往灾区参与救灾工作。后方的家属们心里牵挂丈夫、儿子但又不方便联系。陈哲作为联络员每天与前方通讯员进行简短联系,组织大家一起收看救灾现场发回的节目,为大家打听最新的救灾进展。当淮安消防英雄们凯旋归来的时候,陈哲也终于松了口气,把自己的“任务”从肩膀上放下来。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新闻应该是第一要务。但是陈哲在两次采访事故的过程中都选择了放下手中的相机去选择先参与救人。2014年10月28日下午,淮安日报社附近的一个在建工地发生火灾,陈哲驾车几乎与消防战士同时赶到火场。一名从火场里逃出来的女子吸入有毒气体昏倒在地,陈哲也不拍照采访了,而是选择和消防战士、其他围观市民一起把这名女子抬上车,然后开车送她去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等女子被医院安顿后,陈哲再驾车返回火场进行采访。但直到他自己救人的照片被围观群众“网上直播”了,他才知道自己搞错角色了,太把自己当消防队员了。领导事后问他,当时怎么考虑的,没有拍摄到火灾的第一现场是否后悔。陈哲说当时自己也没啥考虑的,就是看到伤员首先想到救援,没考虑什么记者的职业规范。

  陈哲就是这么个人,热爱学习,默默奉献,虽然自己是个记者,但却首先考虑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多年以来,淮安的消防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都有陈哲这个好朋友始终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