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位,在长江60米深处

15.02.2016  09:46

  □本报记者施琛耀栖霞报道

  在奔涌的长江水下60米深处,有一个特殊的“哨位”和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担负我国西气东输长江隧道安全任务的江苏武警总队二支队十八中队官兵。虽然终日不见阳光,但是他们却用无比的忠诚,守卫着光明,守卫着西气东输管道安全。

  大年初六下午,记者来到武警江苏总队二支队十八中队营区。三层高的营房在人烟稀少的江滩显得格外醒目,想象中的巨龙般的输气管道却找寻不到。

  中队干部告诉记者,西气东输管道这条钢铁巨龙是从60米深处的江底穿江而过,南岸位于栖霞区靖安镇,北岸位于仪征市青山镇。隧道执勤哨位,台阶既陡又窄。记者在昏暗的光线下,小心翼翼握紧护栏前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下到隧道底部,气温陡然下降,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下到60米深的隧道底部,前方豁然开朗,一条直径达10多米的圆形隧道直通向前方。中队干部介绍说,这里是隧道的最深处,头顶12.2米处是奔涌的长江。由于潮湿,很多战士都患上关节炎和风湿病。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这儿白天和夜晚对于官兵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墙上的闹钟告诉大家上下哨的时间。

  随巡逻小组踏上通向江北的巡逻通道,在昏暗的灯光映衬下,长长的输气管道望不到头,脚步声在寂静的隧道里单调地回响。从隧道建成起就在江底哨位执勤的班长告诉记者,这里的哨兵通常每2个小时轮换一次,战士们每天都要轮番上岗,如果遇到老兵退伍等人员紧张的时候,战士们每天站岗七八个小时是常事。负责巡逻的战士们,每天还要多次巡逻于江南和江北之间。

  巡逻带队的干部陈鑫,是2013年武汉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他说,同许多刚入警营的大学生一样,来之前他同样踌躇满志,可真正被分到这儿,也曾一度失落。“不过,战士们那种不畏苦不言苦、乐观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陈鑫说,在一起的日子与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就像兄弟一样生活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官兵们严谨细致的执勤,赢得了应有的光荣——这个中队连续多年实现安全执勤无事故,先后有30多人荣立三等功,中队连续五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

编辑: 项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