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注重发展经济林果

28.04.2016  18:26

  近几年来,响水县把发展经济林果作为促进渠北地区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小康进程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今年4月末,全县已有经济林果面积2.8万亩,比“十一五”末净增1.2万亩。
  注重行政推进。县政府在每年出台的绿色响水建设文件中,都明确了各镇(区)发展高效林业和经济林果的任务,并将发展经济林果专业村列入县绿化重点工程;县领导在全县绿化、扶贫开发等会议上,多次要求各地发展经济林果;各镇(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培植经济林果基地及专业大户等,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产业的共识。
  注重培植基地。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培植一定规模的经济林果种植企业、合作社等,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打工、经营增收。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在326省道、204国道、308路沿线引进花卉苗木企业10多家,为绿色通道建设增添了景观效应。通过能人回乡创业,在双港镇腰庄村建成400亩薄壳核桃、黄圩镇均平村500亩核桃基地,带动了六套、张集等地核桃园的建设。通过“农家乐”市场引导,在响水、小尖镇建成设施葡萄园,在陈家港镇、经济开发区分别建成春季葡萄采摘园等,为该县经济林果产业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开辟了先河。
  注重技术辅导。县、镇(区)林业技术人员挂钩经济林果基地服务,经常到实地进行手把手辅导;组织县内林果企业的农民骨干,到县内、外相关林果基地参观学习,增长见识;每年邀请省、市林业专家办班辅导4-5次,讲课培训和现场辅导200多人次;每年都送出林业技术人员及农民代表20多人次,到省、市林科院校进行培训等,使基地农民逐步了解掌握林果新品种市场需求及栽培技术。
  注重激励扶持。县、镇(区)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招商引资的林果企业给予土地承包金等方面的优惠,每年投放在326省道、沈海高速绿色景观通道的土地流转资金达200多万元。上级财政对列入经济林果、花卉苗木专业村,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项目,每年投入一批项目资金。各镇(区)在经济林果重点工程用工、树苗供应方面也给予一定的优惠等,多方面支持了林果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