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展示哈佛大学珍藏老南京照片 引发集体怀旧

05.12.2015  10:49
明孝陵神道 本组图片均来自 @南京-吉吉 微博 大华电影院 新街口 南京大学

  楼阁、街道、广场……通过黑白相纸,南京的旧时光一页页展示在人们面前。这两天,“@南京-吉吉”发布的一组哈佛大学图书馆珍藏的老南京照片,引起众人关注。

  澳大利亚摄影家应德国政府之邀来宁拍摄

  “城墙、秦淮河、船家、牌坊、建筑、景观……这组黑白影像安静地呈现了当时南京在饱经历史风云变幻后的淳朴民风。当初的模样,你还能记得多少?”网友“@南京-吉吉”在微博中介绍,这组照片由澳大利亚著名摄影家海达·莫理循女士拍摄,据说她是应德国政府之邀拍摄,后因中国抗战及二战爆发,照片辗转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

  这组黑白老照片发布出来后,经过许多知名公号转发,立即引发众多南京市民感慨,“过去的南京城,有味道。”还有网友对照着当年的夫子庙感叹,“亭子还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还在,就是面庞都换掉了……

  除了“人面不知何处去”,照片里很多建筑,在几十年风雨进程中,也改变了模样。其中,一张拍摄了“大华”招牌的照片,让许多南京人倍感亲切。“是新街口的大华大戏院,如今叫作大华电影院。”南京市电影剧场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张照片应该是1938年遭受日军空袭后的大华大戏院,它旁边的是新都大戏院。

  至于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北大楼,因为当时的拍摄年代早,从照片上看,墙面还没有爬满整墙的常青藤,更没有身后两栋高耸入云的建筑,和现在差距很大。

  当年站上鼓楼,整个城市一览无余

  老照片里的北京西路上,电线杆取代了如今郁郁葱葱的法桐,狭窄的街道两侧,是低矮的两层楼房,因为建筑不高,甚至能看到远处的鼓楼,在城市里显得鹤立鸡群。南京民俗收藏家高松表示,鼓楼当年是南京的高楼之一,站在鼓楼上,整个城市几乎一览无余。

  如今,鼓楼四周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伏的山峦被林立的建筑牢牢挡住,原本“一枝独秀”的鼓楼,如今安静地“”在高楼大厦中,保留了历史韵味。

  当年的新街口,更是与如今有天壤之别。周围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道路上也并不拥挤,没有车流,取而代之的,是安闲的行人、骑车人,以及黄包车夫。但唯一相同的是,那时的新街口就已矗立着孙中山铜像,四周围绕着一圈绿化带。

  不过在文物保护方面,今人比过去做得充分了许多。

  明孝陵石象路上跪着的石马、站立的石象,如今显然享有了更好的“待遇”——有苍木遮阴、绿地环抱、游人观赏,比之百年前如同置于荒野般,少了很多寂寞。(王颖菲)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