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叫响品牌 南通海安打造“苏中旅游集散地”

26.04.2016  11:09

  中国江苏网4月26日讯 (记者 毛雨森)4月24日,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旅行社老总集聚海安,共商打造“苏中旅游集散地”大计。4月上旬,海安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议案》和议案处理小组的调研报告进行专题审议,全票通过《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议案》的立案决定。

  海安提出,把打造“苏中旅游集散地”作为“十三五”期间的旅游业发展目标,积极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让旅游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整合资源,项目精准定位

  入春以来,每到节假日,来自上海和苏南的游客纷纷走进江淮文化园,欣赏园林风景,领略先贤风采,感受长江文化与淮河文化的交融。这座按照“旅游+文化”定位建成的大型公园,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推进“旅游+”战略,是海安县打造“苏中旅游集散地”的主要着力点。海安通过科学规划,将特色旅游与相关产业精准对接,确定了以水乡风光为特色的里下河旅游集聚区、以体验南黄海风情和特种水产养殖观光为主体的滨海旅游集聚区、以现代农业观光为特色的雅周和壮志现代农业旅游集聚区、以感受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县城核心区五大片区,先后实施“旅游+农业”的雅周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养老”的水韵里下河、“旅游+水产养殖”的中洋河豚庄园、“旅游+文化”的江淮文化园等产业融合项目26个。精准的项目定位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和粗放式经营,不仅让海安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提档升级。

   叫响品牌,节庆活动精彩

  4月9日,海安县第六届梨花节暨五十三届北凌农运会在大公镇于坝村举行,活动吸引近两万名游客前往观赏梨花,观看“羊王”选秀比赛和农民趣味运动项目。来自盐城的游客罗辉开心地说:“早就听说这里有个农民运动会,没想到这么有意思。

  突出旅游龙头项目,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叫响地方旅游品牌,提升海安旅游的影响力。海安根据各区镇文化、民俗特色,策划了中国海安河豚节、里下河捕鱼节、老坝港开渔节、素食文化节、大公梨花节、青墩品蟹节、曲塘羊肉节、李堡卜页节等十多个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节庆,节节都精彩”,其中中国海安河豚节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里下河捕鱼节和大公梨花节得到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大媒体的关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扩大了海安旅游的知名度,同时有效提升了海安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收益。

   优化服务,推进全域旅游

  “玩得开心,吃得舒心,住得实惠。”4月3日,带着家人自驾来海安的上海游客周凯这样评价他在海安两天游玩的感受。周凯坦言,来海安就是为了看苏北平原风光,品尝这里的江海河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住的是白金五星级标准的金砖酒店,但费用只有上海的几分之一。

  海安目前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5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1家;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13家;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1家,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8家。为了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让游客能够游在海安、吃在海安、住在海安、购在海安,海安县着力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让海安旅游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据了解,海安今年将在县城及主要集镇建20多个小游园,并配套建设一批旅游公厕;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探索“互联网+”模式,提供旅游导览和购物服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

编辑: 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