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媒体报道之十四:全国人大代表王咏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

13.03.2017  17:35

(人民政协报:2017-03-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这对于实现“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比如:2009年11月广东番禺兴建垃圾焚烧厂引发群众抗议事件,2011年8月辽宁大连PX项目引发群众抗议事件,2012年4月天津PC项目污染引发群众“集体散步”事件,2012年7月四川什邡宏达钼铜项目引发的群众骚乱事件等。“这些事件所涉及的项目大都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但是,其中都缺乏建设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价。反映出我国亟待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王咏红说。
  王咏红认为,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健康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作为落实健康优先理念的政策工具,还能反映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
  王咏红建议:在健康影响评价评估中,应当由卫生与健康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健康影响评价评估指南,并组织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工作;在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建立评价评估的指标体系,对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处;要厘清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把健康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和机构上,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要将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确立为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基本制度之一,规定健康权必须成为所有公共政策、工程与项目考虑的目标;要把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作为政策、法规出台的依据和重大建设项目立项批准的基础,采取“一票否决”制;要让公众参与其中,把百姓满意度列入评估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