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来了,和平还有多远?

13.07.2015  13:37

  

  据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7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正式和谈一事表示欢迎。在进行多次私下非正式的会谈之后,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在推动和平进程的道路上迈出了引人注目的一步。

   最具希望的接触

  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谈判的通道其实一直没有关闭。

  2010年,在美国的授意下,阿富汗政府就曾尝试与塔利班进行谈判。2013年,阿富汗政府、美国、塔利班也曾计划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展开和谈,但之后因塔利班在其和谈办公室悬挂塔利班旗惹怒阿富汗政府而告吹。此后不断有消息称,双方多次举行秘密的非正式和谈,就未来和平进程的前提条件进行谈判。

  而相比之前,这一次正式和谈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BBC报道称,这是塔利班第一次同意坐在阿富汗官员的对面,此前“他们坚持只和在阿富汗拥有‘实权’的美国展开对话”。

  《华尔街日报》也表示,此次会面是双方近年来最高级别的会面,“有望帮助和平进程在短期内展开,结束多年冲突”。

  据报道,阿富汗政府官员代表团由阿副外长卡尔扎伊挂帅,塔利班代表团由阿塔最高领导人奥马尔的亲信阿巴斯率领,这都释放出双方开启正式和谈的诚意。

  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通过巴基斯坦国家通讯社发表声明,称此次会谈是一个“突破”。他表示,“我希望和谈有一个积极的结果,这肯定会对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非常有帮助”。

  一名巴基斯坦高级安全官员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也透露,和谈涉及了一些帮助双方建立互信的实质性措施,可能会减少阿富汗国内暴力事件的发生。

  《纽约时报》评价此次和谈为“阿富汗交战双方多年来最具希望的接触”。

   多方推动的结果

  “这个谈判是必须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无论是美国还是阿富汗政府都明白必须将塔利班拉入和平进程中来”。

  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战略重心由中东转向亚洲,并从去年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撤军。李绍先指出,若不在撤军完成前“搞定”塔利班,十几年阿富汗战争的成果有可能付之东流。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在美国眼中,俄罗斯、“伊斯兰国”等问题相较于阿富汗更为棘手,解决阿富汗问题无需再动用武力手段。美国也只有顺利从阿富汗抽身,才能将更多精力转向其他热点问题。

  当然,阿富汗政府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阿富汗政府想在美国撤军后能维持局面”,李绍先说道。因此,阿富汗总统加尼一边付出巨大努力,促使巴基斯坦实现首次和谈,一边游说美国延迟撤军,争取更多时间。

  此外,巴基斯坦的态度也有所改变。《美国之音》分析称,为双方牵桥搭线的巴基斯坦军方曾支持塔利班组织,但近年来巴基斯坦军方开始希望阿富汗政府“与巴基斯坦保持良好关系”,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暴行也让巴基斯坦军方改变了心态。

  《今日巴基斯坦》透露,巴基斯坦陆军司令拉希利·谢里夫下令使用“一切可能的影响力”说服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加入和平进程”,这也为双方融冰同意和谈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出现也推动此次和谈的实现。《华尔街时报》指出,“伊斯兰国”对于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来说都是一个威胁,以前双方的非正式会谈中就曾探讨过如何防止该组织崛起。

   依然艰难的未来

  阿富汗政府在声明中称,此次会谈将成为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的起点。据报道,双方此次也达成协议,将于8月中旬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新一轮和谈。

  如今,双方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未来,通往和平的道路依然不会平坦。

  《华盛顿邮报》指出,许多阿富汗人对长期与塔利班保持联系的巴基斯坦政府表示怀疑,这也间接影响了持亲巴立场的加尼政府的支持率。

  BBC则认为,阿富汗政府的虚弱、塔利班组织的高要求以及阿富汗国内反巴基斯坦的势力,都是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阻力。

  此外,“伊斯兰国”带来的威胁在拉近双方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据路透社报道,一个有影响力的塔利班指挥官已经扬言,如果谈判继续,他将加入“伊斯兰国”或独立成军。

  对于这些重重阻力,双方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尼此前就曾警告称,任何实现和平的进程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而且历史表明,会谈双方为增加筹码,暴力事件往往会随之增加。

  不过,李绍先认为,对阿富汗地区和平和解的实现还是可以持一个相对乐观的态度,毕竟“双方能坐在谈判桌前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加尼也表示,此次和谈的目的是“把这个会议变成持续性的谈判”。双方走向和平的脚步能否继续,地区稳定的目标何时能够实现,都值得关注与期待。(严 瑜 林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