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京师范大学和美书画艺术评论所所长方淩波

29.11.2014  11:39

 

方淩波

 

方淩波书画作品

 

方淩波书画作品

 

方淩波书法作品

 

方淩波亦名方玲波,靖江人,博士,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和美书画艺术评论所所长。

 

11月29日,尺素芳馨——方淩波书法作品回乡汇报展在靖江市博物馆隆重开幕。书法艺术届的目光聚焦到方淩波,这位年轻多才、温婉秀雅的女书法家身上。“聪慧灵动,必然多芳馨。”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先生这样评价方淩波。作为江苏省第一位举办书法篆刻个展的女博士,同时也是我省非常有潜质的青年女书家,方淩波有着怎样的求艺故事?在书法道路上,她又是以怎样的精神孜孜以求的呢?

 

念大学时班里唯一的女生

 

方淩波皮肤白皙,气质端庄典雅,语气温婉,透着智慧。采访她时,她正挥毫泼墨,一方宣纸上,留下的是大气磅礴,充满阳刚之美的草书。全国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曾说方淩波的楷书从汉魏入手,行书俊拔明快,草书多因情而书,骨力中流淌着生气,有鸢飞鱼跃、鹤舞猿腾之美。

 

为什么喜欢草书?”记者问。

 

虽然我作为女性,但我比较喜欢作品里有雄浑的东西。”方淩波说,这一方面与自己爽朗外向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古帖中遒劲俊逸书风的影响。“我觉得我的书风一如我的性格,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所以,我很喜欢大气的东西,譬如大行草,像尺度比较大的,八尺平,丈二,丈五等等这样一个大行草的感觉,追求一种阳刚之美的气息。”至于小楷和小行书,她追求的是清新雅淡的妍美。妍美是当前审美的一个主流,“毕竟我是女的,一些端庄秀丽的东西会不知不觉间从骨子里由内而外展现出来。

 

别看我现在一坐四五个小时,小时候调皮得不得了,十足一个男孩子。”方淩波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出生在靖江靖城街道,家学渊博。她是家里的老二,上有个姐姐。“我爸妈有了姐姐后,一心希望我是个儿子,所以尽管我是个‘小捣蛋鬼’,一刻闲不住,他们也不过分苛责我。”方淩波记得小时候的自己特别爱玩男孩子玩的东西,像爬树呀,下河抓鱼摸虾呀,滚铁环、趴地上玩玻璃珠子之类的,样样精通。母亲见她越来越“假小子”,担心她的心会玩野,给她上“紧箍咒”:“你看看你,字,字写得没你姐姐好;成绩,成绩不如你姐姐;哎哟,反正你什么都没姐姐好。

 

母亲太知道方淩波是个不肯服输的丫头,摸准她的脾性后,来了招激将教育法。说来奇怪,这招对方淩波果真有效。小丫头泪花在眼里打转,赌气似地收了心,每天在家写毛笔字,居然越写越喜欢,渐渐写成了学校里的“小书法家”。

 

高中时,同学们都在埋头学习,方淩波却“”出了一个大动静。她竟然请到了自己的书法老师、南艺教授徐利明,还有国内享有盛名的著名画家周京新和张友宪等,来到靖江开笔会。当然,为了邀请这些大家,“小姑娘”方淩波还是动了番脑筋,用了点技巧的。她不停地在几位教授面前,“宣传”靖江的美食,还真的打动了他们,促成了他们的靖江之行。回想起当时的盛况,方淩波说自己真高兴坏了。老师们在靖江的2天,她收益匪浅,“他们不仅书画造诣颇深,且人文素养极高,近距离接触后,我看到了他们极具生活化的一面,真的非常平和、博大。

 

1997年,方淩波考入南师大美院书法专业。当时,外人形容这个学院的学生个个属“千里挑一”。方淩波所在的书法专业,更是独她“一枚”小女子。老师们起初不相信,一个女孩子学好书法可不容易,可是渐渐被这位小姑娘作品中所蕴藏的力量和美感深深感染,每每路过方淩波的教室,都要特地过来看看她,鼓励鼓励她。其中就有管峻,每次都要走到方淩波身边表扬她几句……现在管峻已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院院长。

 

江苏首位办书法篆刻个展女博士

 

方淩波家学渊博,其祖辈均以诗词书画为好。每每佳节聚会亦以诗书相会,即兴作诗乃以书记之,其情也真真,其意也切切,令人神往矣。她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于艺面涉猎亦广。她书风多样,楷书从汉魏入手,隶书对联苍劲中透出几分活泼,小楷团扇清幽简淡。其行书致力于宋明书的研究,受米芾、王铎书风影响较大,风格俊拔明快,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进入大学,方淩波师从尉天池教授学习书法,更得到言恭达、孙晓云、徐利明、王继安等教授的悉心指导。篆刻得益于马士达教授的潜心引导,国画亦得于徐培晨教授的精心栽培。在众师长的熏陶下,敏而好学的她也不断从历代诗文、哲学、美学、文字学中汲取营养,如今亦能自作格律诗。

 

2006年,她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方淩波书法篆刻作品展”,成为省内第一位举办书法篆刻个展的女博士。此外,她还参加了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书法篆刻展、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多次重要展事。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年轻的方淩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她的刻苦分不开。每天,她都要在早中晚习字画画。有时候,儿子会问方淩波,“妈妈,你为什么坐在那里四五个小时都不动啊?”方淩波回答说因为喜欢。有时候,看到儿子踢足球踢得满头大汗,方淩波想让他停下来,儿子居然会反问,“那妈妈,你可不可以一天不写字呢?

 

方淩波哑然失笑,继而陷入沉思,“说实话,好像我做不到。

 

乡愁就在我对故乡的思念里

 

方淩波在南京生活,回靖江还算方便,但她还是说自己有“乡愁”。她爱家乡的美食,爱家乡的山水,回报家乡人对自己的支持、到家乡举办书法展,一直是她的心愿。今年,此事终于成行。

 

方淩波本次回乡展览的作品不仅数量可观、内容丰富,而且其风格多变,全面地呈现了方淩波在书法、篆刻等方面的造诣。

 

她不仅带来了五十件书画相配精品,更有她亲手烧制、绘制的紫砂和瓷器,这也是她首次配书画作品展出。紫砂、瓷器,通理得趣,方为上乘。她所制之器,不论是在书画内容、容积大小、器形曲折等配置方面,都非常妥帖,书画器皿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在兰花掩映中,分明能够看到方淩波草书恣意的线条;在梅花傲骨中,亦能品味出其篆书的中锋粗砺,她将书法的感悟融入器皿的创作,为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书传尺素诗文著,画载鸿蒙任远游。”这是她的自作诗节选。方淩波说,她很感恩,“感恩我的生命,或者我的人生,可以在丹青间尽情挥洒,心灵可以为之释放,这也是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和动力。”方淩波说,她这辈子就算和书法“”上了,“书画对于我来说,是今生的第一选择,也是最快乐的选择。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泰州日报》记者韦红雨《江苏首位女博士省美术馆举办书法篆刻个展》一文,谨表感谢)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