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在宁落幕 27天吸引36万人次参观

26.10.2018  12:02

        25日,“筑梦伟大时代,共创美好生活——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落幕,27天吸引3600多家单位、超过36万人次现场参观,网上展馆参观人数超过112万人次,观众留言超过40万条。

        一场图片展,成为凝聚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和时代记忆的交汇点,以江苏实践的“滴水光辉”折射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走过的峥嵘历程和亿万人民的奋斗之路。

        沧桑40年,巨变成就你和我

        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关键词是“”。在通向序厅的“时光隧道”里,13组展示各个设区市发展变化的对比图片,用“一个角度看变化”,最直观地呈现“江苏速度”。观众们在图片前驻足流连,一边激动地在图片中辨认记忆里熟悉的地点,一边发出惊讶赞叹的啧啧声:“变化实在太大了!

        “这次展览不追求设计、不过多利用文字,而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图片打动观众。图片本身就会说话,它是最有力量的语言。”担任图片展设计工作的资深设计师张雷说。

        华西新农村建设、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苏州工业园区……江苏各地改革开放的生动样本,托举起江苏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给“”带来了什么?华西村村民葛晓燕说,以前江阴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到河浜里”,如今的华西村早已成为“天下第一村”,“我们村的别墅已经建到第六代,家家都是花园洋房!附近村子里人家的女儿,都巴不得嫁到华西村做华西人呢!

        口袋鼓了,精神也要富起来。在南京鼓楼区居民张奶奶看来,老百姓思想上的进步,更令她感受深刻,“大家为什么愿意跑来看这个展览?这说明人们都非常关心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有了这股精气神,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对巨变,“00后”同样感同身受。“小时候我所在的南通农村居住环境差,但现在,新农村建设得非常漂亮。我们会更加努力,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南京邮电大学大一新生小张说。

        伟大信念,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两台收音机、两把手电筒,一面五星红旗,这是全国时代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留下的遗物。几乎每一位经过的观众都会驻足,目光饱含敬意、充满感动。

        “爱岛如爱国,守岛如守国,王继才守住的不仅是这座‘战略国防岛’,更守住了一个普通人对待岗位、对待家国的初心。”南京某高校国际政治专业的胡同学说,“当前我们正处于迈向新时代的伟大征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守好‘心中的开山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江苏人民先后创造“四千四万”“昆山之路”“三创三先”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涌现出一批改革先锋、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这些都在图片展中得到充分呈现。省档案局法规宣教处副处长袁光说,“正是我们民族走过的峥嵘历程,和那些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贡献的伟大人物,凝聚成了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展览回望过去,是为了帮助我们走得更好、更远。

        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公永刚介绍,图片展的立体效应逐渐凸显——既是回忆空间,也是体验空间;既是教育课堂,也是开展党员活动的场所。不少高校把图片展当作思政课的第二课堂,还有机关单位把党建活动搬到展览现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课堂设在展览现场。该院大二学生李飞说,“通过此次图片展,我们深深懂得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整个民族发展前进的脚步,在时代大舞台上展现我们的青春风采。

        一场凝心聚力的图片展,把各行业、各阶层的信念深深地凝聚在一起。南京医科大学学生观展后表示,要将自己的医学梦融入中国梦,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建设健康中国而不懈奋斗。“国家的发展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对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每一位公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南京第五离休干部休养所政委崔伟说。

        抚今追昔,奋斗的步伐永不停息

        成就改革开放的根本性力量是什么?在观展过程中,很多观众在想这样一个问题。

        在展览的尾厅,40张不同年代的普通劳动者在各条战线上奋斗的图景给出了答案。他们坚毅的目光、勤劳的双手、忙碌的身影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汇聚成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磅礴力量,也昭示一个朴素的真理:幸福生活要靠奋斗创造。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江苏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中央的决策、省委的部署和人民的创造。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民族更美好的明天、个人更幸福的生活,都要靠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省委党史工办调研员陈亦工说。

        奋斗的信念激荡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85岁的南京市二十九中退休教师王毓林,晒出自己近期的读书目录:《周恩来:永远的榜样》《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枢纽:3000年的中国》。王毓林说,“人活着就要不断学习、奋斗和奉献,这正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我当了一辈子普通教师,虽然无功无名,但我在奋斗和奉献的过程中,赢得了幸福和快乐!

        奋斗的身影具有春风化雨的感染力。在图片展服务近一个月,“90”后讲解员时慧感到自己有了脱胎换骨的成长:“当看到那些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节点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钦佩、感动。是他们的奋斗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把对前辈的敬慕转化成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强大动力!”(冯圆芳)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