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处读书台复建30年无消息 专家:少建假古董

09.04.2015  11:35
位于老虎头44号的周处读书台 现代快报记者 徐洋 摄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位于老虎头44号的周处读书台 现代快报记者 徐洋 摄

  南京秦淮区江宁路边,有条一人宽的小巷,穿过去,就能找到两处市级文保单位:周处读书台和石观音寺。遗憾的是,两处古迹均破败不堪。附近居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多年前这里就有改造、拆迁的说法,但至今仍未有确切消息。“文物破落、我们的居住条件也很差,想问问到底什么时候能搬迁?”记者先后致电多个部门获悉,目前改造计划仍未提上日程。而按照相关规划,周处读书台应该于2010年完成复建,打造成一处5000平方米的小游园。专家表示,与其在附近建那么多仿古建筑,还不如早点让真文物“复活”。

   探访

   周处读书台成了群租房

  说起周处读书台这处古迹,不少老城南人都知道。记者问路时,门东一名保安摇了摇头:“去那干吗?早成群租房了。

  周处读书台位于老虎头44号,从江宁路的一条窄巷进入,在杂乱的平房棚户中穿行,一座石质门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门楼呈青灰色,上方由3个拱形连在一起,古朴大方。不过,墙面斑驳不堪,“周处读书台”几个字尚清晰可见。门头下方,一块破旧不堪的牌子显示:这是西晋时的建筑,1982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不过,院子里的景象残破不堪,数百平方米的院子,共住着13户人家,全是租住户。钟女士告诉记者,她已在这里住了28年:“刚住进来时,这里还比较开阔,现在多了很多违建房。

  登上长满青苔的石阶,来到相传周处读书的高台,上面堆满垃圾,旁边还有一处公厕,臭味扑鼻。

  哪里能寻到周处读书处的旧影?钟女士指着石质门楼和一处红木小楼说,这是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文物。小楼由于砖木结构,不断漏雨,前几年曾进行过修缮。还有一处老物件,是读书台内的碑文,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遗憾的是,这处碑文并没有被专门保护,而是在租住户卧室的墙壁上,居民并不知它是什么东西,称之为“黑板”。

  这一带,除了周处读书台,还有石观音寺,也是市级文保单位。

  古寺位于破落的小巷尽头,和周处读书台挨着,看起来很不起眼。“古寺香火极盛,只在每月初一、十五开门。”一名居民告诉记者,古寺因藏有一尊摩崖石刻的观音雕像而得名。但这尊观音像,并没有莲花宝座,孤单地站在一口深井旁。据专家考证,它便是南朝赤石矶边由梁武帝舍宅为寺的光宅寺。但现在寺庙及周边显得很破败。“慕名而来的香客很多,我们担心,一旦发生火灾,救火车根本进不来。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