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吴门书画南博展出 唐伯虎文徵明等名家真迹亮相

29.04.2015  10:37

昨天,观众被展出的唐伯虎画作《吹箫仕女图》吸引。 本报记者 冯芃摄

龙虎网讯 民间都知道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诗书画,不过一般人并不太了解他所在的“吴门画派”。昨天,南京博物院春季特展推出的“江左流韵——明代吴门书法特展”、“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集中展出了“吴门画派”的百余件书画作品。

苏州古称“吴门”,在此诞生的代表性绘画流派被称作“吴门画派”。明代书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后人恭推为“吴门四家”,其画风自继承元赵孟頫及元四家,他们把中国文人画推向了一个高潮。

本次展览展出了南博馆藏的4件唐寅的代表作,分别代表了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如早期的《吹箫仕女图》偏重工笔,沿袭了宋代较为传统的画风,晚期的《李端端落籍图》较写意,画的是唐代扬州名妓与诗人崔涯(抑或为另一位著名诗人张祐)之间的逸闻趣事,画中手持白牡丹的美人就是李端端。南博艺术馆研究院万新华告诉记者,唐寅生性风流,偏好文人与名妓的这类题材,曾画过多幅与之类似的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幅《李端端落籍图》,其构图、内容与这幅几乎一模一样。

文徵明也曾在影视剧中被戏说,事实上,出生文人世家的他生性内敛,本次展览的几幅书画作品就很能证明。其中一幅蝇头小楷《前后赤壁赋》是他晚年的作品,当年他已经年过八旬,作品还是相当工整严谨。

由于吴门画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苏州聚集着一批民间作画高手,专以制作仿画为业,他们所造的画后来被统称为“吴门造”。在本次展览中也展出了一件“吴门造”的《曲水流觞图》,署有“仇英款”,不过是仿造,故署名“佚名”。虽是仿造,但该作品制作工整、技法一流、设色浓烈艳丽,作风工细繁缛,因极高的艺术价值,该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被南京博物院列为“一级文物”。

据悉,南京博物院的春季展览还包括傅抱石民国时期绘画专题展、陈之佛新时期工笔花鸟画特展、胡小石临摹历代书法名迹专题展,展期3个月。(记者 罗薇薇)

原标题:百余件吴门书画南博展出 唐伯虎文徵明等名家真迹亮相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刘佳佳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