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开发区实施“社区五级管理模式” 创新社会治理

01.04.2015  11:54

      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开发区的社区工作,以创新实施“社区五级管理模式”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社区管理新路子。

      一是细化五级网络体系,社区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两年来,吴江开发区依托社区五级管理网络,助残帮困、社会保障、计生服务和人民调解等各项工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工作重心顺利下移到基层一线,延伸到居民身边。目前,已建有富土、西湖花苑、山湖花园等高标准大型拆迁安置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工作站26个、吴江区级示范社区44个,示范率达96%,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省标合格率达100%。建立了对应的五级党建体系,不同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得到有效发挥,社区五级管理网络运行机制日趋成熟,管理更加顺畅。

      二是开展“六在”社区服务,精细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起吴江开发区开展了“六在”社区服务: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开展“百姓说事”活动,便民利民,“实”在社区;完善社区卫生城管队伍,开展环境整治,优化净化,“美”在社区;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实施勤廉指数测评,学法守法,“廉”在社区;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关爱弱势群体,贴心暖心,“爱”在社区;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狠抓平安建设,防灾减灾,“安”在社区;举办多彩社区活动,开设“社区书场”,文明惠民,“乐”在社区。“六在”社区的服务内容,是由社区网络员和居民小组长挨家挨户收集到的居民真实需求,通过五级网络这个平台逐一落实。

      三是实施便民惠民措施,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依托社区五级管理网络的有效运行,2011年开始,吴江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每年划拨专项资金,大力实施便民惠民工程。2013年投入5.5亿元,以“民安、民暖、民利、民乐”为抓手的30项便民惠民措施得到了全面落实。2014年投入19亿元,实施“五心”实事工程、40项便民惠民措施。2015年又计划投入资金24亿元开展90项便民惠民措施。多数惠民措施是以社区五级网络为载体,惠及群众。

      四是推进“政社互动”工程,社区治理现代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围绕基层反映强烈的“六多”现象,即行政事务多、工作台账多、创建评比多、机构挂牌多、信息系统多以及盖章多,根据两份清单的内容,与各社区就年度协助事项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把好工作事项准入关、审批关和双向评估关,建立社区减负联合督查制度,为社区“定责、还权、赋能”。各类被清理掉的事项中,部分转化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项目,将推动社区服务向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