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毕飞宇和诺奖得主“说事”

22.10.2014  14:34

  一间原本只能容纳几十人的小教室里,塞满了上百人,男女老少,没有位置的便在走道上站着。这是昨天下午,中国著名作家毕飞宇、法国著名作家玛丽尼米埃和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奇奥对话的现场。由南京法语联盟组织的这场文学见面会,主题就是“说事”,三位作家聊起自己创作自传类小说的感触。

  毕飞宇:用欢快的文笔,写痛苦的回忆

  2013年,毕飞宇发表了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不是小说,也不是回忆录,而是一部关于“小时候”的非虚构作品。虽然书名是“堂吉诃德”,看起来文笔也很欢快,但回忆起创作的过程,毕飞宇表示,没有一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像它这般耗尽心力。

  “过去我也写苦难,但我知道这些都是想象。这本书是非虚拟的,回忆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我父亲的事情。

  毕飞宇称,自己在写这部小说时,通篇都是用了欢快跳跃的文笔,但实际上记录的,却是随着父亲下乡时那段艰难的岁月。

  但对于这种痛苦的过去,他认为,不应该抱有清算的心态去看待,而是应该开放、宽容。“历史是具体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谁都不知道。但要我总结的话,未来就是我们对于过去的态度。

  勒克莱奇奥:从写自传小说中,了解我的父亲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奇奥,2012年同样写过一本自传类的作品《非洲人》,但小说的主人公,则是他的父亲,一位在非洲工作多年的军医。

  “由于战争的因素,我在8岁以前都没有见过父亲,那时候完全处于一种‘散养’的阶段,从来没有人管束我,很自由。而从8岁以后,我追求的自由与父亲的教育往往会发生冲突,以至于年轻时经常与父亲发生矛盾。

  但在《非洲人》的写作过程中,勒克莱奇奥开始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态,看待父亲当年所做的一切,“父亲是个很沉默的人,而我在创作过程中,开始逐渐理解我的父亲。

  玛丽尼米埃:漂浮在水面上,回想我的过去

  法国女作家玛丽尼米埃创作的《沉默女王》,同样是一部自传类小说。由于她的父亲同样是一位著名作家,难免对尼米埃的创作有所影响。“我喜欢到一个游泳池中间,浮在水面上,闭上眼静静回想。

  在放空的同时,她也试图与水里的鱼,天上的鸟儿“对话”,来唤起自己对于父亲和家庭最原始的回忆。

编辑: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