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产业链与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转型发展,大丰玩转创意魔方

28.09.2015  14:36

  中国江苏网9月28日讯   农田搬进现代化楼宇,“农民”来自国家科研机构;红掌种在橱壁上,番茄根部朝上倒着长;现代化育苗工厂里,铁皮石斛亩效益超20万元……9月23日,记者走进盐城市大丰区的“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满目新奇。这些新奇特背后,闪烁着无数创意的火花。

  “丰收大地”是全国首家农业创意产业园,大丰创意农业的集中展示区。在这里,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豆卖豆,而是嫁接了创意的翅膀。20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80多个创意团队,用科技和智慧助力园区走在国内农业创意的最前沿。

  创意,让农业点土成金。创意,也让沉寂数百年的盐碱地开花结果。盐土能种菜,海水能灌溉。我们来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园了解到,创意的神来之笔,为这里点染了更多鲜亮的色彩。海英菜、绿菊苣、秋葵、非洲冰草,各种海水蔬菜琳琅满目。海芦笋亩产2吨,纯收入突破2万元。曾经的“害草”菊芋,被提取出天然木糖醇……从其貌不扬的野草到高品质的新贵,海水蔬菜不仅端上餐桌,还填补了盐碱地种植业的空白。

  劣势变优势,创意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效应。盐土大地不仅种出海水蔬菜,还衍生出海洋生物产业。在海洋生物产业园,螺旋藻深加工从无到有,耐盐苗木有了扩繁中心,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目标锁定“省内高影响,国内高特色,邻国高关联”。

  大布局、大写意无处不在。在沿海开发中,大丰以独特的创新思维,引领产业链与价值链不断向高端延伸。

  金风科技、南车电机等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集聚的风电产业园,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园区,去年销售153亿元。当快速发展的风力发电项目握手海水淡化技术,新能源淡化海水产业示范园应运而生。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宏勋说,在国航、东航的飞机上,都能喝到丰海产的“海露”。丰海公司不光卖水,还卖设备。今年5月,新能源海水淡化设备成功出口印尼,给“一带一路”沿线缺水岛国送去福音。如今,海水淡化基地已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工业旅游观光基地。

  思路创意、空间创意、产业创意、产品创意,大丰18个特色产业园巧用科技与创意融合之妙,不断演绎产业的神奇变化。

  空压机是大丰传统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70% ,但体积大,噪音强成为出口瓶颈。“通过我们的工业创意,老产品焕发新生机,体积缩小三分之一,功率提高30%,海外市场订单倍增。”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运营公司董事长李永波说。空压机,开启了创意园将工业设计服务从单个企业向整个行业领域扩展之路。

  创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地方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东方1号”,一只普通水杯嵌入麋鹿、海浪等本土元素,价格从10多元飙升至280元。麋鹿、知青等系列纪念品,一举叫响台湾、上海等地市场。去年,东方1号24款自主研发的创意产品成为青奥会特许商品,不仅登上世界级展示平台,还带动销售1100万元。目前,已集聚40多家民营设计机构的东方1号,产生了投入设计经费1元带动地方经济产值20元的撬动效应。9月12日,大丰实验小学15名学生走进东方1号,用英语与美国老师视频互动,亲手设计并打印心中的众神形象,体验了一回国际小创客。潘多拉、丘比特、大力神,这些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走进3D课堂。

  国庆将至,荷兰花海内熏衣草、百合花盛开摇曳。城市生活压力日增,城市人把目光投向农村,荷兰花海将创意与旅游有机融合,完善配套功能,精准地填补了这一需求空白。从一块摞荒地开始,新丰镇深挖与荷兰的历史渊源,建起中国第一花海。从无到有,从花海到花市,再到花博会、婚博会、集体婚礼,如今又衍生出意大利风情街、茶马古道,一连串的创意引爆旅游市场,今年郁金香旅游季开幕日,入园人数突破30万。

  无限创意,已融入大丰产业发展转型的脉络中,生动地呈现在全产业链上,如一块神奇的魔方,给大丰带来精彩裂变。

  本报通讯员 周昕 李晓娟

  本报记者刘宏奇卞小燕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