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食物派诗人”:大学没考到南京有点遗憾

16.01.2016  10:21

  网友称“看她的诗会饿

  

  95后“食物派诗人”王玎玲

  王玎玲的诗

  

  不少人都还记得去年曾因几首“下饭”小诗在微博上备受追捧的网络红人“玎玎哒哒”,当时面临高考谢绝所有采访的她,昨天接受了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本名王玎玲,一个1997年出生的萌妹纸,即将出版自己的新书《下饭的诗》,聊起刚刚过去的2015年,她说:“大学没考到南京有点遗憾。

  因为几首“下饭的诗”走红

  去年,网友“茶叶蛋馥”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微博:“我的同桌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食物派诗人,帮她发发帮她红,等她赚了钱就能带我去重庆吃遍小面了,好激动哦!”并配上数张图片,均是她的同桌“玎玎哒哒”写的小诗。大家感受一下。

  我是在大海自由徜徉的糖醋鱼/你是在天空恣意翱翔的麻辣翅根/那天午后/你飞到水面问我/你我之间/究竟是谁比较下饭

  喝香蕉牛奶时/联想到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如果/得到了马良的神笔/我想/画鸡添翅/添翅

  黄果树瀑布/像/拔地而起/很会拉丝的披萨

  原来女娲炼石补天时/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谁知此石灵性已通/凡心大动/正当嗟悼/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鹅掌鸭信/酸笋鸡皮/糖蒸酥酪/玫瑰卤子/木樨清露/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法制紫姜/胭脂鹅脯/鸡髓笋/奶油松穰卷酥/而已

  宝玉看望宝钗/只见/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真真是一块好瓜

  别致的小诗瞬间在网上爆红,网友们炸开了锅,“诗不错,竟然看饿了……”“吃货界出旷世奇才,看着这小清新的语句,瞬间觉得这个世界干净了许多,吃货的世界就是这么美好”“原来食物可以这么品,诗可以这么写”。

  上万的转发量和激增的粉丝数一下子把只发过十几条微博的王玎玲捧成了“微博红人”,但她却“”了起来,拒绝一切采访。当时还在濮阳读高三,如今已经是河南一所大学大一学生的王玎玲,在记者的多次联系后接受了采访。

  会写跟南京小吃有关的诗

  “不好意思哦,我其实是个不太会说话的人,尤其是不熟悉的人,甚至会觉得我很闷。”电话那头的王玎玲率真得可爱,虽然话不多,但是几乎每说一句都是以一串笑声结尾,用她的话说,“满满的逗逼气质藏也藏不住”。

  “你的小诗每篇都离不开食物,而且总是用‘不走寻常路’的表达方式,大家都很好奇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其实就是青春期小女生的一些小心思啦。我是标准的吃货,看到好吃的,就会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者有时候很想吃一种食物,手边一时半会儿又做不出来或者买不到,就会把对它的想念和热爱写下来,然后回家赶紧去吃,哈哈!”王玎玲说,“食物派小诗”是她上高三时的“独创”,高考的压力让她常常“寄情”于这些可爱的小诗自我陶醉一番。

  但是如此博得众人心的风格并没有出现在王玎玲去年的高考作文里,“当时忘了看表,作文从审题到完成差不多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还没来得及想如何按照自己的‘食物风’去写。”王玎玲笑着说高考作文写得不过瘾,而平时偏科的她也最终遗憾地没有被心仪的大学录取,“本来真的很想考到南京去,因为南京是我最想去的城市之一,听说南京有好多好吃的,鸭血粉丝、小馄饨什么的,以后等我尝到了,还要写一首跟南京小吃有关的诗。

  “小吃货”第一本书将面世

  “其实我挺怕生也挺害羞的,这也是之前几乎没有接受任何采访的原因,当然更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家伙。朋友们都说我很幼稚,我有一个6岁的弟弟,在家的时候我每天都会陪他玩,所以我自己也老是长不大的样子。

  可就是这个“普通而幼稚的家伙”,最近正在为自己即将出版的第一本书《下饭的诗》做最后的准备,“还有一周左右就能面世了吧,最初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在微博上私信的我,收录的四五十首诗都是我平时写着玩的,不用突击去写所以没什么压力,对了,插图就是我高中同桌画的。

  虽然马上就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诗人了,但是王玎玲没打算一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我现在的专业是教育方面的,也许以后会当个老师吧,谁知道呢。”而说到最爱的,小妮子的话锋又回到了食物上,不假思索地说出最爱的地方就是厨房,“最爱倒腾的就是酸奶系列,自己做酸奶,然后把各种水果捣鼓进去”。王玎玲吐槽说,进了大学最无奈的就是不能常常溜进厨房,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不过还好离家近,周末还是可以回去解解馋的。”几句话不离本色的小吃货,让人忍俊不禁。记者黄欢

编辑: 项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