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顾无忧,足球梦才能飞得远

26.10.2015  14:27

  强健体格和升学成才一个都不能少——

  新华报业网讯 尽管已毕业离校数月,卫雨行仍是常州田家炳高中师生热议的焦点。18岁的他,是一名足球特长生,今夏他以339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踢球、学习两不误,这个校园足球的童话故事,仅仅是一个特例,还是有可能成为一种现象?

  长期以来,安全、升学、成才是校园足球的三大后顾之忧。随着我省学生意外险的全面覆盖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校园足球的安全问题已不再明显。如今,家长和学生最大的疑虑就是踢足球会不会影响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说到底就是校园足球会有什么样的出路。

  在多数喜欢踢足球的孩子眼里,成为职业球员是他们的梦想,也是改变人生的一条途径。今年15岁的南京男孩李享,小学三年级开始踢球,他最大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中超联赛球员。去年12月,正在南京三中上初中的李享,被省青年队选中,转学到江阴高级中学,成为该校1999-2000年龄组的球员。江阴高级中学副校长陈康说,该校足球队由省足球管理中心、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等五方联办,优秀球员首先会输送到舜天队。

  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也是许多孩子足球梦想起航的地方。该俱乐部由海门市教育局与舒利珀鞋业合作组建,俱乐部学习训练都在海南中学。如今,已从全国各地招收了135个孩子,建立8个梯队。俱乐部董事长李太镇告诉记者,时常有中超联赛球探到俱乐部了解球员的情况。

  无论是江阴高级中学球队还是珂缔缘俱乐部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走职业足球之路。然而,适不适合走这条路,往往要到16岁之后才见分晓,因此,在确定一个孩子不适合走职业足球之路以后,如何帮他们走上升学、成才之路,至关重要。无论是江阴高级中学还是海南中学,都为足球特长生建立一整套学习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都围绕他们的学习和训练特点进行。老师还专门为他们配备数字化教学,录成微课,让他们在训练、比赛之余学习。

  一些地方也已在探索建立足球特长生的学习和升学制度。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介绍,该市已建立一套足球特长生升学阶梯机制,通过海南小学、海南中学和实验高中三所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常州市则制定初中、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常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甘亦农介绍,常州从2012年开始建立足球特长生优秀运动员直通车机制,由田家炳高中和北郊高中招收足球特长生。

  文化学习没有落下,又有较好足球基础,这些足球特长生在职业足球之外有了另一种成长之路。李太镇认为,一些孩子在16岁之后证实不适合继续踢足球,他们仍然可以从事与足球相关的职业,比如裁判、教练等,关键在于要帮助这些孩子打通这条成才之路。李太镇透露,珂缔缘俱乐部正与南通大学商谈,准备让无缘职业足球的孩子到南通大学读专科,由俱乐部聘请欧美专业足球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章扬安也认为,要解除家长和孩子的后顾之忧,必须打通这些足球的出口,毕竟,体育这个朝阳产业的未来就业空间非常大。

  当然,对更多的孩子来说,踢足球是一种体质的锻炼、意志的磨练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记者在采访时感觉到,踢足球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接受。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是教育部9月下旬公布的足球特色学校之一,该校校长吴晨耘说,学校今年在四五年级中开设足球校本课程,今后,足球课程将面向全校展开。如今,该校已经建立“校长杯”三级竞赛体系。“校长杯足球联赛成了每周学生们最期盼的校园赛事。

  尽管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认可足球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但一旦学习与足球稍微发生冲突,“受伤”的只能是足球。2013年开始,苏州市开始推行校园足球主客场联赛,年度比赛场次多达170多场,参加的学生达600多人,但这种联赛只限于小学。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姚立坦言,联赛在每周三下午3点以后和周六上午举行,中学在时间上安排不过来。章扬安告诉记者,越往初中、高中,踢球的学生就越少,苏州工业园区有11所足球特色学校,其中8所小学,3所初中。他说,校园足球在高中很难推进,“都担心影响学习”。

  毋庸讳言,高考决定了很多孩子的未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担心踢球影响学习是人之常情,而如何保证喜欢踢足球的孩子踢球学习两不误,是校园足球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张家港西张小学校园足球已有近20年的传统,曾培养出了女足国脚,也向职业球队输送了球员。不过,令学校足球总教练徐宏顺苦恼的是,因为没有对口的初中招收足球特长学生,许多爱好足球的孩子上了初中就放弃了踢足球。徐宏顺最大的愿望是这批孩子能上同一所足球特色学校,延续足球梦想。

  本报记者林华维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