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80、90后走天下|感受西班牙的奔放气质

22.01.2015  15:41

   镜鉴的话

  西班牙,无数足球球迷、文艺青年、旅游爱好者神往的国度,那里的人热情似火,那里的风光静谧浪漫……镜鉴与您一道,跟随人民日报90后记者王迪的脚步,细细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欧洲之门”。

   人民日报西班牙分社记者王迪

   第一课:入乡随俗,“急性子”不要急

  笔者刚来西班牙的时候还是个挺靠谱的姑娘。

  事事都准时,每次都比采访对象早到;办事求高效,恨不得一天就把居留证、银行卡都拿到。可事实证明,只有入乡随俗,才能轻松自如地把事办成。

  “急性子”来了西班牙该怎么办?不要急,西班牙人会帮你改掉这个“毛病”。在耗时3个月才办好银行卡后,笔者是真得“淡定”了。

  最开始,每一两天就跑一趟银行,柜台人员满脸笑吟吟地回答账户还在审核中;后来每周跑一趟,每次去会被要求补交一份新材料;再后来每两周去一次,笔者才真正看明白了。

  柜台人员的笑容其实是在说:“你催我也没用,我们历来都是这样的,不如你也变成我们这样,不就没事儿了!”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不是事儿了,终于在提交完所有材料后又等了一个月,账户通过了审核。

   西班牙北部小镇潘普洛纳举行的奔牛节开幕仪式。新华社发

  “不着急”并不是不办事。西班牙人在工作时也是认真严谨的。

  失业率那么高,有份工作不容易,能不珍惜吗?就拿西班牙媒体人而言,一个编辑每天负责1至2块版面,从早上9点半工作到晚上9点半,一名网站编辑就能负责国际新闻整个版块,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在银行、电信营业厅、邮局等地,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一刻都不能歇。但即使人再多,工作人员都态度友好,耐心十足,跟每位客户都能聊上几句成为朋友,详细解答客户的问题。

  总之,在西班牙,你要相信,事情总会办成的,等待是会有结果的。

  “不着急”是一种豁达的传统。准时的西班牙人也是有的,正式和涉外的场合人们都比较准时,但迟到似乎平时更常见:老师上课迟到、朋友聚会迟到、首相拉霍伊接受笔者采访时迟到……

  在西班牙,迟到往往很容易被原谅。一次,由于电信公司派来安装网络的技术人员迟到了一个小时,连锁反应导致笔者迟到了半小时才见到约好的西班牙专家。

  在国内迟到半小时被看做是十分无礼的行为,而这位素未谋面的专家却没有半点生气责怪的意思。待人宽容,为人豁达,也许是西班牙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不着急”就能把一天当成两天来过。

  初来西班牙想必最难以适应的就是这里与众不同的作息时间了。上午下班时间为两点,两点以后才吃午饭,晚饭要等到8点以后才吃。

  直到现在,每当笔者8点多回家,听见门卫说“下午好”时,仍然觉得别扭得慌。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吃饭绝对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晚饭从9点吃到凌晨两点也是常有的。只不过,吃是次要的,和家人朋友交流才是这顿饭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