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年9所高校有320名新生未报到

13.04.2015  12:37

   9所高校新生报到,320人“爽约

  江苏高校公布2013年新生未报到率,被放弃的名额无奈“浪费”真可惜

  蔡蕴琦

  江苏省教育厅近日推出2015年“江苏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专题,公布了江苏49所本科高校“2013年度本科生教学质量”。在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中,高校首次晒出了新生报到“爽约率”,详细公布了当年新生未报到人数,不管是“985”、“211”名校,还是本二批次公办本科院校,无一例外都遭遇“爽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江苏9所名校的新生未报到人数总计达到320人。由于录取早已结束,这些被放弃的名额只好“闲置”了。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高校晒新生“爽约率

  “985”“211”名校也有学生放弃

  每年新生开学季,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录取机会,不到学校报到,这种现象在专科及部分本三院校中并不少见。此次公布的高校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首次将公办本科名校的被“爽约”情况公之于众。扬子晚报记者从49所高校中选取了9所公办本科名校,做了粗略的统计。记者发现,不管是“985”、“211”名校,还是普通公办本科都遭遇了新生“爽约”。

  江苏有两所“985”名校,南京大学2013年招生人数为3285人,有36名新生没来报到;东南大学2013年招生人数4219人,有22人最终放弃了录取机会。“211”学校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年招生人数4910人,有30人“爽约”;河海大学5012名新生,67人没来报到;南京师范大学当年招生人数4000人左右,有10人没来报到;苏州大学录取了6172人,45人放弃了入学机会。其他公办本科院校中,南京医科大学新生报到率较高,当年录取1809人,新生报到率99.39%。经过统计,2013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所本科高校新生未报到人数达到320人。

  “单从数字上看,的确比想象中的多,过去类似统计一般不对外公布,我们认为名校新生未报到人数应该会在1%以内。实际看,未报到率在1%—2%之间的学校还比较多。”南京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说,但从全国范围看,江苏本科高校整体新生报到率是排在前列的,“部分省份新生不报到率在5%—10%之间,个别学校甚至超过10%。在民办本科及专科批次,这个比例更高。

   王牌”热门专业照样有“缺额

  除了人数,不少高校还分专业公布了未报到人数。记者注意到,被放弃就读的专业与其自身的“”、“”并没有直接关联,不少热门专业照样有“缺额”。例如南京大学当年未报到人数36人,覆盖了法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类等专业大类,让人不解的是,每年录取分数颇高的经济学类竟也有两名新生没报到。语言类中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大热门也有新生弃读。

  和南大情况相似,东大报到人数未满的专业的分布也比较广,这些专业有1—2名新生放弃就读。其中包括东大“王牌”专业——“土建类”,有2名学生选择了放弃,“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也有1名学生未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也有1名学生没来报到,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有1人放弃。河海大学知名的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都有新生没来报到。

   记者调查

  放弃的名额如何处理?只能被闲置了

  记者了解到,按照高校相关规定,新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报者,则视为主动放弃,高校会取消其入学资格。入学资格取消后,学生不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不影响其他升学途径,包括来年再次参加高考。

  招生专家无奈表示,“由于高招录取早已结束,学校无法再录取其他学生,被放弃的招生名额只好闲置了。”有招生负责人惋惜地说,“被录取的考生中,有1名学生不来报到,就意味着浪费了录取时的1个机会,同时就有1名考生因成绩稍弱被拒之门外,被拒考生的求学路因此改变了。”在“挤破头”的本一批次录取阶段,录取名额被浪费更加可惜。

   考上名校为何放弃?大多因为要出国出境

  考上本科名校为何又放弃?有招生专家分析,除了个人身体或家庭特殊原因外,以往大部分考生对专业或者学校不满意而不报到,选择复读再拼一年,但随着各校按大类招生的改革,及进校一到两年后转专业比例的提高,因为对专业不满意而放弃就读的学生少了。南京一所名校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我们做了调查,没来报到的新生有一半是被国外或者香港高校录取了,权衡下放弃了就读机会。还有一部分有名校情结,非某个学校不上。”招生专家预测,随着国外高校知名度提高,再加上奖学金的“刺激”,因为出国而放弃国内学校的情况将会持续。

   面对爽约,怎么办?

  这些办法,似乎都不太好使

  1

  建立约束机制,但须把握好“

  有专家建议,应明确新生“爽约”责任,建立约束机制,为“爽约”行为买单,反过来引导学生慎重填报志愿。不过采访中,有招生专家告诉记者,许多年前江苏曾出台规定,如果考生在上一年度被高校录取但不入学报到的,第二年将不能参加高考报名。但这条规定在多年前已被废止了。“新生录取不报到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棍子打死太不人性化。”内蒙古、河南等地建立高校考生诚信记录体系,作为来年高校录取参考。很快,考生找到了“漏洞”,今年放弃一所高校的录取名额,来年再报考另一所高校,很容易就规避了。“建议约束机制应把握好‘度’。

  还有专家建议对放弃报到的“爽约”学生第二年高考中降分投档,制定明确降分投档标准。

   2 补录?超录?现有招生制度下都被禁

  新生报到后,空出的名额还能再补录吗?2009年江苏曾在民办专科批次实行补录政策,在当年9月下旬后,高校视报到情况公布补录名额,但随着注册入学制度推行,民办专科批次补录政策随之取消了。南大、东大如果有名额空出,可以补录吗?“按照教育部现行的招生制度,招生结束后进行补录是被禁止的。

  招生专家介绍说,国外名校也常碰到被爽约的情况,“比如有的学校招100人,就发150份录取通知书,最后差不多来100个人,尽量不浪费招生计划。这种招生方式叫‘超录’。”记者了解到,“超录”从技术条件上可行,但仍然不符合我国相关招生政策,按教育部规定,高校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国外的高校是自主招生,可以自主确定招生规模,在统一的高考录取模式下,‘超录’很难推行。

   3 预录取环节再确认,但操作有难度

  采访中,也有专家建议,参考国外高校,在预录取环节增加是否接受录取的答复。如果接受录取就要来报到,否则要被收取违约金,或者接受其他的违约惩罚。“从实际操作来看,还是有难度。按照江苏高考录取流程,见分后填报志愿,考生从填报志愿到录取,只有10—20天,每个批次录取时间1周左右,从预录取到录取,很难再挤出空当让考生确认。

   这个办法值得借鉴

  引导学生尽早做好升学规划

  无论是复读还是出国留学,大多数选择爽约的学生,都是想寻找更好的教育机会。有专家建议,与其事后想各种办法弥补,不如引导学生做好升学规划,从根本上减少爽约现象的发生。本科阶段在国内读还是出国读,在高一时应尽早决定。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尽早确立报考的专业,根据专业选定适合的学校。

   2013年江苏部分高校新生报到情况

  高校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招生人数

  3285

  4219

  4910

  5012

  4000左右

  6172

  1809

  3730

  4008

  未报到人数

  36

  22

  30

  67

  10

  45

  12

  5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