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名抗战官兵长眠南京闹市墓园 改造计划搁浅18年

26.06.2015  11:21
广东山庄大门 - 新浪江苏
透过杂草丛依稀能看到纪念碑的身影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广东山庄大门 透过杂草丛依稀能看到纪念碑的身影

   74名抗战官兵长眠闹市墓园

  改造计划搁浅,18年来没见动静

  这处墓园中有南京唯一的大屠杀遇难军人纪念碑

  民国牌坊前铁门紧闭,院内杂草丛生,墓穴旁红砖散落……南京中央门外张王庙40号的广东山庄里,安葬着74位抗战官兵和多位粤籍名人。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得知,相关部门有意改造这处墓园,可惜一直未能完成。史学专家表示,广东山庄内“抗日粤军烈士墓”碑,是目前南京仅有的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军人纪念碑,具有特殊意义。

  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文 顾炜/摄

   杂草丛生,墓园深处有座烈士墓碑

  出中央门,沿中央北路前行不到两公里,右拐上北崮山路,就能看见斑驳的牌坊前,有两座石狮镇守的广东山庄了。因为位置不怎么显眼,加上宣传较少,这个听起来像山庄,实则是墓园的院子,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去年,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现代快报记者曾来到广东山庄,向外界征询知情者,希望揭开安葬在这里的74位抗日官兵的身份之谜。当时,在这块占地1.9万平方米的墓园深处,有一座“抗日粤军烈士墓”碑,下面安葬着的就是这74位官兵的遗骨。这处墓葬整体较新,碑文字迹清晰,但其所在山庄内的环境却不尽如人意。

  今年6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墓碑依旧,只是院子里杂草遍地,立着一幢拆了一半的楼房。印有“广东山庄前景规划”等内容的巨幅宣传画,褪色破旧。“广东山庄”牌坊被铁门挡着,想进入墓园只能走侧门。在一排墓穴尽头,还散落着破碎的砖头。

  对于眼前的这一切,墓园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你看,这里的树长得多好,就是整体环境不好,我们在这里工作都感觉不舒服。”作为城区内少有的墓园,广东山庄更像是一处荒废已久的院子,大片空地闲置着。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抗战时从三牌楼迁来

  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安葬着多位粤籍名人的广东山庄,如今变成这般模样,令人叹息。更有关注抗战历史的市民质疑,在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隆重祭奠那些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的抗战将士,但74位粤籍官兵安息的广东山庄,环境为何如此不堪。

  广东山庄内,一处小石碑上记载着它的历史:本庄旧址在(南京)城内三牌楼。于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被日本涡川部队征用,遂募资购地移建于此。三牌楼的地名,就是因广东路路口广东人所立的牌楼而得名。

  有资料显示,1937年抗战爆发后,位置独特、环境幽静的广东山庄被日军侵占为伤兵医院。在当时广东山庄理事会的组织下,百余名乡众坦然面对日军屠刀,在山庄大门口举行祭奠仪式。围观的日本卫兵和伤员,也受思乡情结所致而为之动容。

  后来,广东山庄从三牌楼迁至中央门外。现任广东山庄管委会主任徐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宁广东人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民间组织,对这处山庄进行管理。后来,“老广东”渐渐力不从心,于1986年将此山庄交由南京市侨联管理。

   74位抗战官兵和多位粤籍名人长眠于此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广东山庄内现有墓穴千余处。安葬在这里的,为在宁的广东籍人士。广东山庄管委会主任徐立说,墓园内安葬的74位抗战官兵,多为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战场上下来的伤兵。“抗战期间,广东同乡会曾到八府塘后方医院慰问伤员,发现有多位广东籍的。后来,他们有的死在日机的轰炸中,有的在南京城破后遭日军屠杀。广东同乡会以同乡的情谊,将他们葬于山庄内。

  “2000年,我们把他们的遗骸拿出重新集中安葬,并立碑纪念。”徐立说,遗憾的是,这些广东官兵都没能留下姓名。如今,后来人只能从寥寥几句碑文上,了解这些官兵的经历:一九三七年,爆发震撼中外“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役。我粤健儿浴血奋战,伤亡甚为惨烈。伤者多留医南京城内八府塘后方医院。是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寇攻陷南京,留医伤者均遭屠杀……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安葬在这里的,还有孙中山卫士廖德鎏和冯俊、一代名谍鲍君甫(现代快报曾报道)、民族音乐家卢冲夫妇等。鲍君甫与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并称“情报四杰”,但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鲍君甫在“中统”的心脏潜伏多年,屡建奇功。1929年8月,叛徒白鑫出卖同志,彭湃等著名共产党员被捕。鲍君甫查知后,仔细地探悉了白鑫的行踪,使“特科”在白鑫意图逃往意大利之前将其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