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院:集中曝光160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2.11.2014  17:38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的市民发现,在观前街、石路商业街等繁华商圈的户外大屏幕上,一批“老赖”的姓名(单位名称)、照片等上了黑名单。

 

据了解,这是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集中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自11月7日下午开始,将持续一个月。

 

该院执行局副局长唐鸣介绍说,“相比年初的第一次集中公布来说,此次公布的信息更多、范围更广、形式也更灵活。”

 

背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去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今年以来,苏州市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市文明委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揭露一批失信败德的典型案例,建立健全失信档案,使之成为“过街老鼠”。其中,将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依法惩戒作为重要内容。

 

对此,苏州中院积极响应,开展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主题活动。一方面,该院与市文明办、市信用办联合制作了公益宣传片,以动画的方式讲述了失信被执行人将在今后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受限、寸步难行,强调了失信后果的严重性。目前,该宣传片已在电视台和轨道交通移动视频滚动播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活动,继年初在市会议中心大屏幕曝光216名“老赖”名单后,再次集中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特点:信息更多、范围更广、形式更加灵活

 

今年1-10月份,苏州两级法院共执结案件2.6万余件,执结标的额超过75亿元。同时,依法严惩“老赖”,将2000余个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本次集中公布的名单共有160名单位或个人。

 

此次公布的内容包括在20个视频短片内,每个短片8名“老赖”,时长15秒钟。相对于年初的首次集中曝光,此次集中发布的范围更加广泛,在苏州城区的100多块户外大屏幕同时滚动播放,公布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包括被执行人姓名、身份证号(部分)、照片、失信情形、执行案号、举报电话等。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大多是本地户籍或者公司注册地在苏州的“老赖”,涉及的失信情形包括“拒不履行”、“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等等。“这样选择公布对象,旨在更好地发挥集中曝光的震慑效果,也便于市民提供举报线索。”唐鸣说道。

 

  目标:宣传和震慑双管齐下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人民法院对有拒不履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等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的一项强制措施。

 

据介绍,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将被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予以信用惩戒。

 

唐鸣表示,希望通过该项活动,一方面提高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提高群众提供举报线索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震慑各失信者被执行人,督促他们尽快履行法律义务。

 

据了解,苏州中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施一年多来,随着各项联合制裁措施的推进,正日益发挥威力。

 

 

 

      作者单位: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