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03名南京游客的家属……

08.06.2015  16:31

        6月7日,湖北监利,小雨淅淅沥沥。     按照传统习俗,这天是“东方之星”号客轮遇难者的“头七”祭日。上午9点,救援现场举行哀悼遇难者活动,所有人员面向遇难船舶脱帽肃立默哀3分钟,船舶同时鸣笛3分钟。      

   紧急救援——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赶赴湖北监利

  “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我市立即成立了南京前方善后服务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市公安局、卫生局、民政局、旅委、安监局、司法局等多部门和涉及游客的相关区政府。

  6月2日上午,数十名游客赶到位于进香河路的上海协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市旅游委副巡视员杨胜春带领工作人员,紧急协调了旅行社对面的世纪缘大酒店,在会议室门口设登记接待点,开放一楼自助餐厅,让家属们免费用餐。当晚,客轮上的南京游客家属全部联系登记到位。

  6月2日晚,副市长、前方善后服务工作组负责人胡万进,率市公安局、民政局、信访局、安监局、旅委等部门一行11人率先抵达湖北监利,连夜召开南京市赴湖北工作组会议,传达省会议精神,研究我市善后处置工作建议和赴湖北工作组工作方案。

   

  (6月4日,南京发布在监利)

  随后,又有多批人员被派往前方“增援”。截至6月7日下午5点,市、区两级共有427名领导与工作人员在监利开展工作。因为走得急,工作组的很多人员连回家带几件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乘坐的火车很多都是站票。 

 

  (图自前方工作人员微信)

   温情救助——爱心+耐心+细心,全方位服务家属

  截至6月7日下午5点,“东方之星”号客轮上103名南京游客的家属都已前往监利,家属人数共计321人。因监利是个小城市,接待能力有限,工作组主动把房间和床位让给家属,很多工作人员只能在办公室内临时加床住宿。

  前方善后服务工作组工作人员谢毅,6月5日被派到监利“增援”。当晚一下车,就直接赶到监利县航道局的临时办公点开始工作。从收集信息到录入,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实在撑不住了,就在办公室里搭了临时床铺,和衣躺了会儿,早上6点又爬起来工作。

  我市各区都针对辖区的游客家属设立了“一对一”善后服务小组,提供生活服务、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医疗服务、心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江苏刘洪、江苏宁通等多家律师事务所组成的前方律师顾问团,免费为家属提供法律帮助。

  6月6日,江宁区工作组人员前往当地医院,看望被救的秣陵街道居民朱红美老人及其家属。

   

  探望过程中,朱红美老人特别提出想见一见救自己的海军潜水员官东。当天下午,工作组人员协调老人与官东见面,老人当面表达谢意,了却了一桩心愿。 

   

  截至6月7日,胡万进及市相关部门、各区负责人已先后3次和南京旅客家属举行了集中见面会,了解倾听家属的需求和困难,向家属表示慰问,并及时提供服务和帮助。

   生死不离——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抚慰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未归。

  客轮翻沉事件发生后的几天来,南京善后服务前方工作组与游客家属守望相助,同吃同住同流泪,心紧紧地联在一起。除了6月7日救援现场为客轮遇难者举行的“头七”祭日哀悼活动以外,工作组也一直在尽力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家属祭奠遇难亲人、表达哀思的情感需求。

  遇难者中,有一对家住玄武区红山街道年过六旬的老夫妻。6月2日,他们的女儿从台湾坐飞机到南京,和弟弟汇合后,于6月3日赶往湖北监利。

  “一下子失去了父母,姨妈和姨夫也在这条船上,姐弟俩很悲痛。我们工作人员一直陪着他们,给他们做情绪疏导,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玄武区工作组负责人说,6月6日,姐弟俩想去江边祭奠亲人。工作组立即和监利相关方面联系,确定祭奠地点,安排车辆,由专人陪着姐弟俩,到江边进行了简短的祭奠仪式。

  随着船内大规模搜救行动结束,下一步的善后主要工作也将转变为遇难者遗体辨认、殡葬服务、交通组织、保险理赔等方面。市民政部门专门成立了综合信息组、善后政策组、殡仪服务组、组织调配组、生活保障组等5个专项工作小组。

  “在救援现场,最难受的就是看到一具具遇难者遗体被从江中打捞出来。”市殡葬处殡葬化妆师夏开宝说,他到达现场后,主要负责遗体清洗、消毒防疫、入棺冷藏工作。遇难者遗体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尽量不让遗体受到二次伤害。从6月5日开始到6月6日晚间的30多个小时里,他与另外3名同事以及无锡、常州同行先后处理了80多具遗体。

  “为逝者化妆,让他们从容离去,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最大的抚慰。”夏开宝说。

  文自南京日报:邹伟李子俊张希周爱明马道军顾小萍许琴

   愿逝者安息,悲剧不再!

  以上部分配图来自@人民日报、@中国之声、新华社、中新网等媒体

原标题: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