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区万名患儿才分到2名儿医 儿科医生紧缺难招难留

09.03.2015  15:34

绘图沈江江

  中国江苏网3月9日讯 下午5点多,已接近医院下班时间,可是儿科门诊仍然人头攒动。不少家长表示带孩子看病号不好挂,而且人太多,一等就是老半天。“病人太多,医生忙不过来,这也没办法。”一位儿科医生无奈道。据了解,去年我市各大医院儿科共接诊了约60万患儿,但市区医院差不多只有120名儿科医生,也就是平均万名患儿“共享”2名儿医。是什么造成了儿科医生如此短缺?记者进行了探访。

  现状探访

  我市平均万名患儿“共享”2名儿医

  【苏北医院】

  21位儿科医生,去年接诊13万患儿

  “医生,我们都等了好几个小时了,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医生,孩子验血的报告出来了,您再看一下!”“医生,我家孩子昨天刚退烧,现在又有热度了,这药该怎么吃啊?

  差不多每天,在儿科都能看见这样的场景。家长心急如焚,患儿哭闹不止,医生忙碌不堪。记者从苏北医院了解到,2014年儿科全年门诊、急诊接诊量为13万,住院患儿全年3500人。“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日,差不多每天要接诊400多名儿童。”苏北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陶月红表示,例如她门诊一天排号80多名患儿,上午一般要接诊50多人。“就算一个孩子只看5分钟,看完这50个也要4个多小时。基本每次都要忙到中午12点才能下班。“每次上专家门诊,都不敢多喝水,生怕去厕所,让孩子和家属等。”据了解,苏北医院一共有21位儿科医生。对于如此大的门诊量,儿科医生们每天都“忙疯了”。

  【妇幼保健院】

  27名儿科医生,日接诊患儿400多

  “我们医院的儿科医生基本没有休息日。”妇幼保健医院儿科主任张坤明告诉记者,妇幼保健医院共有儿科医生27名,被划分为5个小组,轮番值班,几乎每个医生都处于异常忙碌的情况。门诊每天有5位医生值班,分别为3个专家门诊和2个普通门诊。而每天来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孩子,就要达到400多个,节假日就更多了。而儿科病房里也有80个左右的孩子需要照顾,医生们往往应接不暇。“儿科医生们几乎没有休息日,仅仅在周六、周日下午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调整时间,如果当天孩子较多,就连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都得不到保证。”张坤明表示,儿科医生如此忙碌,都是因为儿科医生的短缺。

  【市一院】

  46名儿科医生,去年接诊33.8万患儿

  在市一院,儿科诊室面临的医生短缺问题同样十分严峻。市一院儿科主任张融告诉记者,目前,市一院东西区共有46名儿科医生。其中西区16名,东区30名。而东区还有不少专家需要东西区两边跑。即便这样,儿科医生仍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根据相关统计,市一院2014年全年共接诊儿童33.8万人次,其中住院儿童达到6000人次。夜间急诊儿科的医生几乎每天夜里都要收治100名患儿,工作强度可想而之。而市一院几乎每年都要招收新的儿科医生,但去年仅仅新进了3名儿科医生,今年再次申请,希望能再招收5名新的儿科医生。“每个儿科医生都忙得团团转,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

  “中国医师协会曾经给出数据,称我国目前的儿科医师缺口达到20万,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几年来,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愈加严重,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张主任忧心忡忡地说。

  而记者从市区几大医院获悉,去年我市各大医院儿科的门诊、急诊的全年接诊量约为60万人次。而各大医院的儿科医生总共加起来却不超过120人。换句话说,我市去医院就诊的儿童中,平均一万人才“共享”2名儿科医生。

  医院无奈

  短缺成常态,医院难招到新儿科医生

  据了解,儿科医生短缺的情况,在每所医院都已成为常态。据中国医师协会资料,儿童占中国全部人口的20%,而目前中国仅有68所儿童专科医院以及258,000张病床,病床数仅占全国病床总数的6.4%。若以发达国家为标准,中国儿科医师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生及护士的短缺已拉响了警报,等待数小时才能看上儿科门诊已成为常态。并且受中国计生政策影响,儿科医生的短缺或将愈发严重。

  张坤明表示,两年前他就申请在科室内增加4名儿科医生。尽管医院做了大量努力,两年来,儿科依旧没有招到1名合适的新医生。

  同时,记者了解到,儿科男医生还特别难招。苏北医院已经连续15年没有招进过男医生了。“儿科中基本都是女医生多,不少男孩子读医学院的时候,根本就不会选择儿科。”陶月红说。

  “儿科医生不仅难招,而且难留!”据一位多年从事儿科的医生表示,儿科医生不仅难招,现有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我们身边不少同事都辞职转行了。这不,去年,我们科室就走了三四个。”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说,有的是选择转去了别的科室,有的是辞职了,还有的直接转行再也不做儿科医生了。

  原因何在?

  压力大、风险高、收入低导致人难招

  “作为政协委员,我已经连续两年提出关于关注儿科医生的提案。”张坤明说。他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近十几年来,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他认为,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很多,主要与风险、压力和收入有关。

  张坤明觉得,儿科优质医务人员的短缺,与医学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关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我国的医学院便不再设立儿科专业,将儿科归类到了临床系。但临床专业的实习多在成人科室,这也使得实习医生对技能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都存在着一定的短缺,合格的儿科医生也随之减少。

  最让儿科医生们“不堪压力”的,是“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根据相关统计,在苏北医院、市医院、妇幼保健医院,每位儿科门诊医生每天都要接诊70-100名患儿,这在其他成人科室都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到了节假日,儿科医生们更是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付出如此多,但儿科医生得到的回报却真的不多。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医生的收入是最低的。“这在每一家医院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张坤明说,这样的收入现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转行,而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们都不愿意选择儿科专业。

  其实,儿科也是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的科室。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核心,大多数孩子患病后,只会哭泣,无法正确说出自己究竟哪里不舒服,这也给确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家长也因为心疼孩子,心情往往比较急躁。“我们经常遇到两代6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陶月红说,现在不少孩子都是独身子女,家长非常重视,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差池。所以儿科医生既要安抚孩子,又要应对家长,不仅劳动高强度、压力也自然更大。所受的委屈和压力,要比其他科室的医生更多。

  业内呼吁

  多管齐下,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难题

  对于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难题,张坤明觉得,扬州相关部门对该问题也做了不少努力。今年,他们医院将迎来两年来的首位新增儿科医生。这名医生是从基层高邮医院调配来的。而从基层医院调人,在其他科室基本都是不被允许的。从这点看来,相关部门对儿科诊室格外“宽容”。但这种宽容,也只能缓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如果要真正解决儿科医生普遍短缺的现象,需要更多的努力。

  他认为,首先,国家要加强相关建设,培养更多的儿科人才,增加后备力量。其次,适当提高儿科医生们的待遇,尝试将儿科诊室转为公益性或是半公益性的科室,由政府拨款,吸引更多医学人才进入。最后,加强宣传,让社会对儿科诊室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家属在就诊时多一份耐心和感激,这样医生也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新闻链接】

  我市一名儿科医生的心声

  我觉得,一名儿科医生必须有三头六臂。这边刚接起电话,病房的孩子输液出皮疹了,需要看一下;那边急诊室留观的孩子体温又高了,吃了退烧药一点都不退;这里家长说先帮我配点药;那边家长把化验单放到面前,等待诊断;还有家长抱着孩子冲进来,嚷着一定要先给他们看……

  在门诊,经常会有外面等候的家长不断走过来问,这么长时间怎么都不叫号?这么多人插队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还有的家长生怕别人插队,干脆站在诊室等,一面监督,一面聊起了天;诊室里孩子的哭声、家长的抱怨声,响成一片,诊室里围得水泄不通。我曾笑着跟同事说,从工作开始到离开医院,我们的耳朵根从来不会安静片刻。

  当然,我热爱这份职业,做一名医生是光荣的,也是有成就感的。但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自然有道不出的辛酸。孩子本来就怕陌生人,再加上身体不适,就诊时都哭闹得厉害,有时连进行基本的查体都很困难,我们只能结合经验进行判断。同时,儿科又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因为儿科多数患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医生如果经验不足,或观察不够细致的话,很容易出事。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不仅要求医生治好病,还对医疗费用、诊疗流程及服务态度等极为关注。这些压力都施加到了我们儿科医生的身上。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家长跟我们医护人员发生争执。

  就在前几天,我遇见这样一幕:一位年轻护士正要给一名5岁的儿童输液,孩子哭闹不止,护士第一针没扎出血来,当护士拿着针头试图在血管里移动时,孩子因恐惧而放声大哭,一旁的家长见“没扎好”,立刻暴躁不已,不仅大声呵斥,还动手推搡了护士。那位小护士委屈地站在旁边,悄悄抹着眼泪。

  我只想说,人无完人,家长这样的百般呵护,对孩子反而是一种禁锢,因为一遇到棘手的疾病,医生不敢轻易尝试大胆的治疗方法,只能循规蹈矩,求稳、保守进行治疗,只求不出错。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已成为一种环境,让儿科医生陷入尴尬境地。

  我做儿科医生十多年了,虽有辛酸苦累我都已经一一承受。但是,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说,想做一名儿科医生,我一定会劝他三个字,千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