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治污,一湖清水泽千秋

13.03.2016  09:48
  本报制图:邹枫

  访谈嘉宾:傅琼华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访谈嘉宾:陈蒙蒙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

  访谈嘉宾:胡忠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益阳市委书记

  访谈嘉宾:张庆军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

  采访记者:

  孙敏坚湖南日报记者

  杭春燕新华日报记者

  宋茜 江西日报记者

  吴林红安徽日报记者

  ●遍布山川和城市间的大小湖泊,孕育了水色潋滟、一碧万顷,也滋养了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的繁衍生息。

  ●从鄱阳湖、洞庭湖,到太湖、巢湖……人类在向它们无尽索取的同时,也给它们留下了无数伤痛。

  ●为了子孙后代、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要还千湖碧波荡漾。

  谈成绩——

  部分水域清了、活了

  记者:“十二五”时期,咱们湘苏皖赣四省在湖泊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陈蒙蒙:“十二五”以来,太湖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流域水质总体向好,实现“三个明显改善”: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改善、湖体水质明显改善、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2015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处于Ⅳ类(不计总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6.1,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最大亮点在于我们严格坚守饮用水安全底线,强化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管;同时,持续加大控源截污力度,积极开展生态修复。

  胡忠雄:“十二五”期间,我们治理洞庭湖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坚决关停环洞庭湖的工业污染点和污染源,仅益阳就关停了270多家化工厂、冶炼厂、造纸厂等;二是疏通了洞庭湖的“毛细血管”,就是把连结洞庭湖的沟、渠、河、坝等清理畅通,让“死水”重生;三是叫停洞庭湖湖面的拦网、围网养殖,目前已经清理了2/3的养殖面积,水体富营养化有所好转,部分水域的水清起来、动起来了。

  张庆军: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从拥有巢湖湖区面积的1/3拓展到包含全湖。我们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按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水方略,实施环巢湖道路桥梁、防洪、航道、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入湖截污、旅游开发等“八大工程”。目前,环巢湖大道已全面贯通,生态湿地修复保护、点源污染治理等工程成效显现,巢湖还被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傅琼华:江西把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为战略目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全面建立“河长制”。省委书记、省长担任正、副总河长,其他省领导分别担任鄱阳湖、长江江西段等的河(湖)长,市、县、乡、村也逐级建立河长制,以体制创新全面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二是严格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库退出规模化养殖。目前,江西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基本形成。

  说现状——

  治理尚未跑赢污染

  记者:目前咱们各省在湖泊治理工作中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

  傅琼华:一是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水污染事故风险增大。鄱阳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质基本上以Ⅱ类为主,本世纪以来水质基本以Ⅲ、Ⅳ类为主,甚至出现Ⅴ类、劣Ⅴ类水;二是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出台了河道管理条例,但对湖泊的管理还未专门立法,有的地方管理主体不明确。现有的相关条例也亟待修订完善;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湖泊保护造成巨大压力,非法排放污水、非法采砂和侵占湖泊水域岸线的行为仍时有发生;四是部门协作机制尚不完善。

  陈蒙蒙:太湖现在的水质与治理目标也有一定差距。首先,治太边际效应逐步显现。连续8年高强度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较2007年有了明显改善,但从近年来看,水质持续改善的空间减小、难度变大、成本增加;其次,总磷总氮成为影响当前湖体水质进一步改善的“短板”;第三,蓝藻防控仍不可掉以轻心。湖体“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一旦遇到适宜的外部条件,太湖仍可能出现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湖泛。

  胡忠雄:我们的情况更严重。近年来,洞庭湖的水质基本处于Ⅳ类、Ⅴ类,只有部分区域是Ⅲ类,水质总体较差。同时,洞庭湖区是全国有名的“粮仓”,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使用的农药、化肥和养猪、养鸡、养鸭等产生的动物粪便,最终都排进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普遍;加上沿湖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排进入洞庭湖,都导致对洞庭湖的污染范围更广,治理难度更大,影响也更深远。

  张庆军:巢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浩大系统工程。一方面,湖泊综合治理的工程设计难度大,设计存在着系统性和细致性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巢湖治理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入湖河流生态基流亟待改善,流域内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亟待控制,湖区补水引流格局亟待建立,流域治理尚待突破等问题。

  谋发展——

  严控污染为湖泊“疗伤

  记者:各省应从哪些方面因地制宜,探寻湖泊治理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胡忠雄:要做好洞庭湖水生态综合整治的顶层设计,制定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抓住顶层设计的年度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今年主要是围绕沟灌河渠疏通、湖岸护坡、岸边垃圾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阻隔工业污染源五大专项行动寻找突破口;强化企业、政府和居民三大主体责任意识,尤其是要加强对湖区居民的宣传教育,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要整合治理专项资金,破除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集中力量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

  张庆军:在巢湖治理中,我们还要秉承合肥的创新禀赋,探索出巢湖综合治理的“四大创新”(理论体系、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工作方式)。比如,在工作机制上,实行工程调度、第三方巡查、专家咨询、廉政监督、检察预防、跟踪审计等制度,为巢湖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建立“河长制”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考核,使河道巡查和河道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傅琼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是江西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必须深入推进“河长制”,尽早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严格执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河道采砂许可、入河排污口审批等制度,探索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制度,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加强河湖管理动态监控,对违法违规项目信息及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陈蒙蒙:贯彻落实国家“水十条”,江苏制订《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太湖流域提出“十三五”具体明确的水污染治理目标;探索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以水质改善为导向,以容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抓手,兼顾生态红线管控和水生态健康保护,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此外,还将继续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开展环保信用体系建设,深化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话合作——

  下好大湖治理一盘棋

  记者:四省联动发力统筹治理湖泊,各位嘉宾有哪些宝贵建议?

  张庆军: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和教训,结合巢湖自身特点,我们逐步形成巢湖治理与保护的主要思路,可以给兄弟省份参考一下:从流域层面研究江湖、河湖关系演变,协调防洪、蓄水工程布局与水质改善、生态保护要求;从时空尺度研究污染分布、结构特征及迁移变化,源头减排、过程净化、末端扩容并举;从湖泊水文特性出发研究水质与水量、水流、水位的内在联系和响应关系,优化闸坝调度和调节水文要素,发挥水流自净作用。

  陈蒙蒙:要把规划引领作为推进治理的基本前提,严格落实国家总体方案,结合实际制订省实施方案,编制专项规划。把标本兼治作为关键举措,抓好调水引流、蓝藻打捞、生态清淤等应急措施,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力度。把改革创新作为治太根本动力,提高流域排污收费标准,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生态补偿、绿色信贷。把依法严管作为有效抓手,建立省市县三级考核体系。

  傅琼华:要推动完善法规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建议国家层面加大调研力度,推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共享。要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水资源管理保护检查调研,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履职。协调环保、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做好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对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功能区监管、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等重点、难点领域加强督促,狠抓整改落实,推动解决问题。要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的关系,科学治理河流湖泊,保护河湖健康生命。

  胡忠雄:水是流动的。以欧洲的莱茵河和多瑙河为例,它们的治理是以流经国家为单位进行治理的,上游国家排污后需要对中下游国家进行生态补偿。因此,要治理好洞庭湖,绝对不能不管长江。同样,其他几大湖泊也都是长江流域的棋子,必须以长江流域为单位,将各自的治理工作置身于整个长江流域水治理的大背景下去统筹规划。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起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的合作机制,打破地域和部分的封锁,实现协同作战、抱团出击。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