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跃强副主任通报2016年各地各部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情况

02.06.2017  12:21

  

   5月27日,我省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省经信委副主任、省信用办主任戴跃强同志在会上通报了2016年各地各部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情况。

 

 

 

 
     戴主任指出,根据省政府2012年出台的关于对省辖市和省级部门的工作考核办法,我们已经连续5年组织对各地各部门年度工作进行了考核,反馈了考评结果,这五年中,我们根据国家不断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针对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阶段性特征,按年度对考核指标、考核权重、考核方式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和完善。从2016年调整情况来看,一是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引入多方参评,根据不同考核主体设置不同指标项,对省级部门工作考核引入第三方测评;对设区市工作考核增加了实地考核和第三方测评,确保打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最大程度真实反映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二是适当调整考核指标。减少了一般性、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指标,更加注重对信息共享、应用等方面的考量,同时结合国家城市信用月度监测结果,在各市的工作创新中予以量化计分;三是增加了奖项前置条件。根据工作实际,为充分体现获奖单位的先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对获得一等奖设置了相应的必要条件,对获得二、三等奖也设置了适当的门槛,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考核目的。

  戴主任强调,从考评结果来看,省级部门获奖的单位数量为26个,较上年增加6个,设区市二等奖数量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示范单位和地区总体排名较前。第一批信用管理示范部门中,7家单位在第一、二方阵。从获得一等奖的单位来看,省环保厅、省地税局、省食药监局、省工商局、省国税等五个部门均为省首批示范单位,宿迁、苏州、无锡和南京四市是经国家批准的国家级信用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二是设区市考核结果分差越来越小。设区市考评满分110分。最高分101.47分,最低分91.39分,平均分为95.32,这充分体现了我省各设区市在信用建设道路上的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好势头。三是省级部门工作推进还很不平衡。考评满分110分。最高分97.63分,最低分53.67分,13个单位名次较上年持平或上升,但也有不少单位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戴主任表示,自推出创新项目评选以来,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各地各部门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的工作热情,每年的申报数量都在不断增多。2016年度,各地各部门共申报了53个创新项目,根据考评交流会上各考评专家和参会代表的推选情况,19个项目获得创新奖,较上年增加4个。从获奖项目的分布可以看,近年来,全省的信用建设工作更与时俱进,失信被执行人、跨境电商、环保差别水价等都是国家和社会最关注的热点;更关注民生,市民积分、餐饮、汽车维修、权益保护、价格承诺等与老百姓的关系更为紧密;更注重效率,税收失信管理、社团组织公示、低保联网查询、“e 办事”审批体现了基于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服务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最后,戴主任要求今年要在认真总结历年考评工作相关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及时结合国家的最新要求和重点工作,积极听取各地各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对原有的考核指标内容和评分标准及时进行梳理调整,为大家进一步加强、完善、提升此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有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