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一女子吃野菜脸部起红疹 无法出门见人

08.04.2016  16:20

  春意盎然,田野里荠菜、榆钱、蒲公英等野菜纷纷开始露头。原生态的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大家欢迎。可家住锦绣江南小区的古女士,却被几顿美味的野菜折腾得痛苦不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顿马齿苋吃过她不能“出门见人”了

  4月7日中午,古女士告诉记者,一周前她的面部突然长满了红色丘疹,并且很痒,她以为只是花粉过敏并没有太在意,谁知近日脸上竟开始出现水泡,疼痛难忍。古女士到市区某医院就诊,结果医生的话让她大吃一惊:“原来我脸上不是简单的花粉过敏,竟是因吃野菜而引起的严重过敏。

  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古女士酷爱吃野菜,并曾在过敏前多次食用凉拌马齿苋。而古女士是过敏体质,马齿苋属于光感性植物,易引起皮炎、过敏等皮肤问题。少吃一点感觉不出来,但是频繁、大量食用,这问题就严重了。

  医生告诉古女士,过敏体质的人更应谨慎食用野菜,若野菜中的致敏物质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可导致面部、颈部、四肢出现红斑、丘疹、瘙痒,重者可出现皮肤水泡、溃疡等症状。“我现在哪还能出门见人了?医生让我除了用药治疗,还要多吃新鲜蔬果,注意营养均衡。我现在出门买菜都得戴着口罩,太难受了。

  野菜性子“”食用一定要谨慎

  “野菜虽然有独特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但中医理论认为,野菜性多寒凉,脾胃虚弱者食用过多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若烹饪不当或是不分体质食用,极易对身体造成损害。”有着20年中西医诊疗经验的徐长军医生告诉记者。

  徐长军说,市民采摘野菜应远离工业园区、排污区等重金属超标区域,喷洒过农药的农田、果园周边生长的野菜也不可采摘。“野菜种类较多,一定要弄清楚形态特征,选择有长期食用历史,较为熟知的野菜食用。”徐长军介绍说,像荠菜、香椿、蒲公英、榆钱等野菜属于较为安全的野菜,这些野菜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含量较高,可以起到食用保健的功效,且口感清香,容易辨识。

  “春季野菜味道鲜美,但毕竟性子‘野’,吃起来要谨慎。食用前最好先浸泡一段时间并高温烹制,避免生食和放置过夜,否则营养流失不说,亚硝酸盐含量也过高。”徐长军提醒市民,如食用野菜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刻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编辑:珊珊